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本身有其复杂性,因而,应采取辩证的方法去认识人类复杂的道德现象,只有坚持用辩证法认识道德现象,才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才能有利于人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才能保障社会的有序和健康发展.

  • 标签: 道德现象 复杂性 辩证性
  • 简介:在西方,对于社会发展与社会道德代价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曾经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代表人物分别为英国的哲学家霍布斯和法国的思想家卢梭以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代表主要体现在罗马俱乐部、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关论述中。当代中国学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道德代价关系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样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始期,发展期,深化期。古今中外对道德代价的探讨,既有许多成就,也留下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 标签: 道德代价 社会代价 社会发展
  • 简介:邓小平理论包涵着一系列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思想。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开放中道德代价的付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对此却不能听之任之,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要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以减少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

  • 标签: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道德代价 道德代价思想
  • 简介:批判性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形式,是当前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前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迫切的政治伦理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批判性道德教育,应当坚持以下伦理原则:正确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的态度、批判对事不对人、不同性质不同方法、坚持破立相结合。

  • 标签: 批判性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伦理原则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道德代价: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败成风、诚信危机、底线伦理防线失守、社会潜规则横行、社会逆反心理严重、双重道德人格泛起、婚姻家庭道德困扰。其发生的社会根源一是市场经济的本性及其双重效应,二是改革开放中我们走过一段弯路,三是我们主观认识上的形而上学严重。要让道德代价的付出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将道德建设放到其应有的位置;必须要使道德建设适应、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必须加强执政党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 标签: 改革开放 道德代价
  • 简介:现代社会发展必须加强道德价值导向吴灿新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个纯“客观”的自发的,盲目的历史进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总是能够通过认识和改造社会客体,推动着社会朝着必然性与合理性相统一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合理性,在本质上是...

  • 标签: 道德价值导向 现代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 新发展观 现代市场经济 可持续
  • 简介:在《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偏低探源》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偏低的状况。究其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的严峻挑战。这种严峻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多元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 标签: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效果 原因 思想道德教育 主流价值观 多元价值观
  • 简介: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是良心中最基础的内在要素,也是良心中最基础的运行机制。提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凝聚着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精髓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

  • 标签: 荣辱观 伦理价值观 良心 道德建设
  • 简介: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其良好的道德形象呈现出波浪式曲折发展的特点,有提升也有下降,在某个阶段、某些领域或某种程度上甚至出现了渐退性下滑现象;它直接威胁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探讨党的良好道德形象可持续提升问题迫在眉睫,而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症结,就是党的良好道德形象可持续提升的动力问题。党的良好道德形象下滑的关键问题是动力不足;而增强党的良好道德形象可持续提升动力的基本路径:一是增强外部动力系统的动力;二是增强内部动力系统的动力。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道德形象 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