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延长与急性孤立性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7 d内的急性孤立性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及MRI资料以及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的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A延长与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6例急性孤立性梗死患者,男性69例(59.5%),女性47例(40.5%),中位年龄65岁(四分位数间距:57~76岁)。BA延长组39例(33.6%),非BA延长组77例(66.4%)。BA延长组BA直径(P=0.021)、理论长度(basilar artery length, BAL)(P<0.001)、弯曲长度(bending length, BL)(P<0.001)以及BA弯曲的患者构成比(P<0.001)均显著高于非BA延长组。转归良好组93例(80.2%),转归不良组23例(19.8%)。转归不良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P<0.001)、BA近似长度(P=0.007)、BAL(P=0.020)、BL(P=0.005)以及BA延长(P=0.002)和弯曲(P=0.008)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A近似长度与BL呈显著正相关(r=0.597,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延长(优势比5.441,95%可信区间1.814~16.320;P=0.003)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696,95%可信区间1.291~2.228;P<0.001)是急性孤立性梗死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孤立性梗死患者合并BA延长的比例较高,BA延长可能是急性孤立性梗死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干梗死 脑桥 基底动脉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相关技术探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患者相关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横断面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CPR后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于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和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和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方法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完成后,比较病例组与HC组之间大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 GMV)及fALFF值的差异,并获得有差异区信息。同时分析病例组差异区影像参数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13例,HC组13例。病例组实施MRI检查时mRS评分为3分者1例,2分者3例,1分者5例。病例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HC组(P<0.001)。与HC组相比,病例组右侧额下回、颞上回,左侧颞上回、颞横回GMV明显减小;病例组左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fALFF值明显减低,而右侧壳核fALFF值明显增加(高斯随机场方法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簇水平P<0.05)。此外,病例组右侧壳核的fALFF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0,P=0.021)。结论CPR患者可出现部分区灰质体积和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VBM和fALFF方法可用于客观评价CPR成功患者功能活动受损情况。

  • 标签: 心肺复苏 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分数低频振幅 认知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整体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治疗肾性病患者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68例血液净化治疗肾性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性病患者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 肾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间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将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每组均有患者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前者的FAM评分以及ADL评分要显著低于后者,而ESS评分要高于后者,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 康复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4年 1月到 2016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录全部患者出院后院外治疗依从性、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体重、饮食及运动等情况。统计出院后30天再住院患者,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30天再住院患者48例,再住院率为32.00%(48/150)。再住院组与未住院组年龄、性别、出院时心功能、血脂、血压、血糖、体质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定期随诊、吸烟、遵医嘱服药、健康饮食、有氧运动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30天的再住院率较高,导致患者再住院的主要因素包括治疗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服药、未戒烟、饮食不合理等,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再住院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30天再住院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