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抗战后期,我在贵阳工作,由前辈书画家刘仲缵(含章)介绍,得识悲鸿先生。贵阳当时是抗战后方的交通枢纽,运输频繁而又紧张。悲鸿先生想把四十大箱的收藏珍品和画稿运往重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运输这么多笨重的箱子是相当困难的,我的老友邵雨湘(禹襄)当时是资源委员会运务处处长,在贵阳负责出口物资钨矿砂等调运工作。而我在中央信托局工作,该局经常有运送现钞的车辆往来渝筑之间,我与老友商定了办法,趁车辆放空时把这四十大箱书画行李全部免费运送到重庆。就此我和悲鸿先生由熟识而往来较密了。悲鸿先生的生活起居十分简朴。记得抗战胜利后,我随张大千、谢稚柳先生到北京。那时悲鸿先生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一清早,他和夫人廖静文女士来到六国饭店看我们,他们带着烘山

  • 标签: 徐悲鸿 资源委员会 生活起居 抗战后期 贵阳 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