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症状性先天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cLQTS)患者心脏事件复发的主要诱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在2014年1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66例症状性cLQTS患者中,选取首次就诊后心脏事件复发的38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性别、发病和就诊年龄、就诊前后临床表现、家族史、治疗情况、心电图和cLQTS亚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心脏事件发作时间、次数、诱因以及药物治疗情况和心电图资料。心脏事件包括:晕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放电、ICD误放电、心脏骤停生还、心脏性猝死、心电图证实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结果38例心脏事件复发的cLQTS患者中,女性30例(79%),儿童14例(37%),发病年龄(15.6±14.6)岁,就诊后复发时间为(3.6±3.5)年。亚型分析表明纳入11例(29%)LQT1(含2例Jervell-Lange-Nielson综合征患儿)、19例(50%)LQT2、5例(13%)LQT3及3例(8%)其他少见亚型(1例LQT5、1例LQT7和1例LQT11)。LQT1患者中共6例(55%)患者因停药和/或漏服药物出现心脏事件发作;4例(36%)患者在特定诱因(运动、情绪激动)下发生晕厥;1例(9%)患者自行换药后出现晕厥发作。LQT2中共16例(84%)患者因漏服和/或停药后出现心脏事件,3例(16%)患者于特定诱因(惊吓、声音刺激、睡醒)下心脏事件发作;1例(5%)患者怀孕后出现反复晕厥发作;1例(20%)患者发生ICD误放电。LQT3患者中4例(80%)患者反复静息状态下出现晕厥;1例(20%)患者于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1例LQT5患者特定诱因(情绪激动、休息时)下反复出现晕厥及ICD放电。1例LQT11患者特定诱因(劳累)下有反复ICD放电。1例LQT7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ICD误放电。随访过程中2例Jervell-Lange-Nielson综合征患儿和2例LQT2患者因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晕厥发作较前减少;1例服用美托洛尔后仍有晕厥发作的LQT2患者改服纳多洛尔后无晕厥发作;2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的LQT2患者加用美西律治疗后症状较前改善。结论自行停药或漏服药物是心脏事件复发的重要诱因。

  • 标签: QT延长综合征 猝死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滥用一氧化二氮(N2O)致精神症状患者的神经心理和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特点。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N2O滥用致精神症状患者12例。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采集患者SPECT/CT图像,图像重建后采用Database Comparison软件自动处理分析,估算各个脑区总体平均摄取值与正常相同年龄段相应感兴趣区的总体平均值的差异统计值。结果(1)12例N2O滥用患者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幻觉、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7例伴有认知功能下降。(2)神经心理测查:BPRS评分为(57.83±11.15)分,其中焦虑忧郁因子分为(3.94±0.47)分,缺乏活力因子分为(3.25±0.85)分,思维障碍因子分为(3.21±1.27)分,激活性因子分为(2.28±0.56)分,敌对性因子分为(3.14±1.24分);自知力障碍评分为(2.92±1.08)分,工作不能评分为(4.50±1.17)分,HAMD评分为(32.75±10.13)分,HAMA评分为(18.67±5.80)分,MMSE评分为(27.67±2.50)分,MoCA评分为(24.58±3.78)分。(3)脑SPECT显示,与正常相同年龄段相应感兴趣区的总体平均值比较,7例(58.30%)患者的额叶、8例(66.70%)患者的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明显减低。结论滥用N2O对局部脑血流灌注有重要影响,可出现焦虑、抑郁、幻觉、被害妄想等精神病学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学习能力。SPECT脑灌注显像能够清晰的显示N2O滥用致脑局部血流灌注改变,从而提示该处局部脑功能活动的改变,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一氧化二氮 精神症状 神经心理学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无症状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率、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老年医学部门诊体检、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老年人共201例,完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评分对腔隙灶、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共4种CSVD影像学特征进行总体评估,记为0~4分。分析入组人群不同影像学特征分布情况,并将CSVD总负担评分与其临床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影像学符合CSVD共133例(66.2%)。其中,腔隙灶44例(21.9%),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病变(PVWMH)88例(43.8%),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病变(DWMH)30例(14.9%),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61例(30.3%),脑微出血(CMB)92例(45.8%)。CSVD总负担评分(OR=1.876,95%CI:1.045~3.364,χ2=4.441,P=0.035)、PVWMH(OR=2.821,95%CI:1.517~5.244,χ2=10.752,P=0.001)、DWMH(OR=2.130,95%CI:1.108~4.092,χ2=5.145,P=0.023)及EPVS(OR=3.258,95%CI:1.675~6.334,χ2=12.129,P=0.000)与高血压相关。CSVD总负担评分、PVWMH、DWMH和EPVS及CMB与年龄增长相关(P<0.05)。腔隙灶与PVWMH(b=0.231,P=0.001)、DWMH(b=0.247,P=0.000)、EPVS(b=0.215,P=0.001)呈正相关,PVWMH与DWMH(b=0.546,P=0.000)及EPVS(b=0.388,P=0.000)呈正相关,DWMH与EPVS(b=0.357,P=0.000)及CMB(b=0.177,P=0.009)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CSVD的发生率高,CSVD总负担评分可作为评估老年人群无症状CSVD的有效影像学手段。无症状CSVD的影像学特征主要与年龄、高血压相关。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腔隙灶 脑白质病变 脑微出血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针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n=50)与试验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n=50)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确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阴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伴鼻咽喉相关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伴鼻咽喉相关症状患儿78例(2019年5月~2020年5月),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的观察组(39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9例),观察患儿恢复情况、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咳嗽消失、退热及鼻痒、闭塞消失时间短,舒适度评分高,P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护理 呼吸道
  • 简介:摘要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临床、影像表现特异。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Ⅰ型和Ⅱ型,临床以Ⅰ型多见,Ⅱ型少见。文中报道1例罕见的复发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Ⅱ型患者。该例患者首次发病表现为典型的Ⅱ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累及胼胝体及深部脑白质,短期复查病变消失;2年后病变复发,病变累及范围与第一次相似,短期复查病变消失。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脑炎 脑疾病 胼胝体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治疗之分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妊娠结局情况,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总计82例。进行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方案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开服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2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肌瘤残留率、复发、并发症、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手术、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术后妊娠情况比较,P>0.05。结论对比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损伤更小、安全性更高、肌瘤残留率以及复发率更低,是优选术式。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残留复发 妊娠结局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