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肝癌高危人群参与肝癌筛查的依从性,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等8个城市中,40~74岁的城市户籍居民进行患癌风险问卷调查和肝癌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肝癌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肝癌高危居民36 781人,其中17 241人参与了肝癌筛查,总体参与率为46.87%。肝癌筛查的参与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2013—2014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38.14%;2014—2015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高,为52.77%。焦作市的参与率最高,为62.50%;濮阳市的参与率最低,为3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慢性乙型肝炎史、慢性丙型肝炎史、脂肪肝史、胆结石症史和肝癌家族史与居民是否参与肝癌筛查有关,女性、年龄偏大、学历较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缺乏、有慢性乙型肝炎史、有慢性丙型肝炎史、有脂肪肝史、有胆结石症史、有肝癌家族史的居民更易参与肝癌筛查(均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肝癌高危居民的肝癌筛查参与率不足50%。针对肝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城市居民肝癌筛查中提升筛查的依从性。

  • 标签: 肝肿瘤 筛查 依从性 城市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地区人群结肠镜筛查结果和依从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以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濮阳市和新乡市为研究地区,招募282 377名40~74岁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患癌风险评估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习惯、心理和情绪、疾病既往史和癌症家族史以及女性的生理和生育史等信息,采用癌症高危风险评估系统评价研究对象的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同时从项目参与医院获取参与研究对象的结肠镜筛查参与情况和筛查结果。采用χ²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筛查结果及筛查依从性的差异。结果282 377名对象年龄为(55.26±8.68)岁,男性占44.80%(126 505名),教育程度以初中/高中/大专为主67.63%(190 694名)。共有39 834名(14.11%)对象被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其中仅有7 454名(18.71%)研究对象接受结肠镜筛查,50~54岁(20.42%)和55~59岁(20.43%)年龄段参与率较高,70岁及以上年龄段最低(12.30%)(P<0.001)。接受结肠镜筛查的研究对象中共检出17例结直肠癌,检出率为0.23%(17/7 454)。结论结肠镜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病变,但结肠镜筛查依从性较差。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肠镜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肝癌高危人群参与肝癌筛查的依从性,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等8个城市中,40~74岁的城市户籍居民进行患癌风险问卷调查和肝癌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肝癌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肝癌高危居民36 781人,其中17 241人参与了肝癌筛查,总体参与率为46.87%。肝癌筛查的参与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2013—2014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38.14%;2014—2015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高,为52.77%。焦作市的参与率最高,为62.50%;濮阳市的参与率最低,为3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慢性乙型肝炎史、慢性丙型肝炎史、脂肪肝史、胆结石症史和肝癌家族史与居民是否参与肝癌筛查有关,女性、年龄偏大、学历较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缺乏、有慢性乙型肝炎史、有慢性丙型肝炎史、有脂肪肝史、有胆结石症史、有肝癌家族史的居民更易参与肝癌筛查(均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肝癌高危居民的肝癌筛查参与率不足50%。针对肝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城市居民肝癌筛查中提升筛查的依从性。

  • 标签: 肝肿瘤 筛查 依从性 城市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食管癌筛查结果。方法根据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要求,在河南省农村食管癌高发地区的16个县/县级市,从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以乡/村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标准的40~69岁人群作为初筛人群,采用内镜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方法开展人群食管癌筛查。对筛查确认的轻度、中度异型增生对象进行随访。计算筛查人群食管疾病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初筛人群和随访人群重度增生及以上者的检出率差异及早诊率差异。结果116 630名初筛人群年龄为(54.29±7.70)岁,男性占比41.20%(48 108人)。初筛人群中食管正常者、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者分别占92.91%(108 363人)、6.03%(7 035人)、1.06%(1 232人);食管癌检出率为1.06%(1 232/116 630),早诊率为85.80%(1 057/1 232)。6 154名随访人群食管正常者、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者分别占63.45%(3 905人)、33.13%(1 519人)、3.41%(210人);食管癌检出率为3.41%(210/6 154),早诊率为91.90%(193/210)。与初筛人群相比,随访人群的食管癌的检出风险增加,OR(95%CI)值为3.23(2.78,3.75),其中首次筛查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者及中度异型增生者检出风险较初筛人群增加,OR(95%CI)值分别为1.85(1.49,2.29)、8.13(6.69,9.88)。结论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随访人群检出率高于初筛人群。提高随访率,重视需随访人群的筛查可进一步提高筛查效果。

  • 标签: 食管肿瘤 随访研究 早期诊断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发病死亡数据估算全国2015年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评估全国501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共368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纳入标准。提取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ICD10:C64-C66,C68)数据,按地理位置(东部、中部、西部)、城乡、性别、年龄分层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发病、死亡人数。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结果2015年全国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新发病例数为7.42万例,其中男性4.69万例,女性2.73万例,发病率为5.40/10万,中标率为3.57/10万,世标率为3.56/10万。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新发病例数分别为5.34万例和2.08万例,发病率分别为6.93/10万和3.45/10万,中标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新发病例数分别为3.92万例、2.06万例和1.44万例,发病率分别为7.60/10万、4.47/10万和3.63/10万,中标率依次降低。2015年全国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死亡病例数为2.71万例,其中男性1.69万例,女性1.02万例,死亡率为1.97/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均为1.21/10万。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95万例和0.76万例,死亡率分别为2.53/10万和1.26/10万,中标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34万例、0.84万例和0.51万例,死亡率分别为2.61/10万、1.83/10万和1.30/10万,中标率依次降低。结论中国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疾病负担在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肿瘤防治工作。

  • 标签: 肾肿瘤 肿瘤登记 发病率 死亡率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7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依从性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40~74岁城市户籍居民进行癌症危险因素调查和肺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出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LDCT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差异,并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筛查参与率的时间趋势进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DCT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肺癌高危人群35 672例,其中13 383例接受了LDCT检查,总体参与率为37.52%。LDCT筛查的参与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最高和最低城市的参与率分别为38.47%和26.73%;2013-2014年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29.22%,2014-2015年最高,为43.30% (P<0.05),且随着筛查年份增加,筛查参与率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9岁、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既往吸烟、正在饮酒或既往饮酒、不经常体育锻炼、有肺结核史、有慢性支气管炎史、有肺气肿史、有哮喘支气管扩张史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愿意接受LDCT检查(均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肺癌高危人群的LDCT筛查参与率仍不高。针对本研究识别出的特定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肺癌筛查中提升LDCT检查的总体依从性。

  • 标签: 肿瘤,肺 筛查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7年河南省城市居民低剂量螺旋CT(LDCT)肺癌筛查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40~74岁城市户籍居民进行癌症危险因素调查和肺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出的肺癌高危人群进行LDCT检查。结果共完成危险因素调查表179 002份,评估出肺癌高危人群35 672人(高危率为19.93%),参加LDCT检查13 383人(筛查率为37.52%)。检出阳性结节786人(检出率为5.87%),≥5 mm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755人,≥8 mm非实性结节23人,气管腔内结节8人,阳性结节经影像科医师诊断为疑似肺癌115人。男性阳性结节检出率(6.74%)高于女性(5.02%),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P<0.05)。结论LDCT作为肺癌筛查的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内阳性结节和相关疾病,应重点关注男性人群和老年人群,提高筛查效益。

  • 标签: 肺肿瘤 低剂量计算机体层摄影 高危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3—2017年河南省城市地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以郑州市、驻马店市和安阳市为研究地区,招募到43 423名当地40~74岁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采用患癌风险评估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习惯、心理和情绪、疾病既往史和癌症家族史以及女性的生理和生育史等信息;从项目参与医院获取参与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研究对象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内镜筛查参与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55.49±8.15)岁,男性占44.00%(19 105名);共有7 996名接受了内镜检查,总体参与率为18.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4岁、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未婚/离异/丧偶、既往吸烟、正在饮酒、不经常体育锻炼、有反流性食管炎史、有浅表性胃炎史、有胃溃疡史、有十二指肠溃疡史、有胃息肉史和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的人群接受内镜检查依从性较好(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参与率较低。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态、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具有上消化道病史和癌症家族史与内镜筛查依从性相关。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筛查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