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中定位方法在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HPT)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怀疑EHPT者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颈部超声、增强CT、术中局部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IOLVPTH)测定结果。结果EHPT发生率为16.6%(34例),切除异位病灶36枚。异位于前上纵隔、甲状腺内、咽后、颈动脉鞘、椎前、心包内的构成比分别为44.1%(15例)、29.4%(10例)、11.8%(4例)、5.9%(2例)、5.9%(2例)、2.9%(1例)。EHPT定位检查灵敏度分别为:增强CT 86.1%(31枚/36枚)、99mTc-MIBI显像66.7%(24枚/36枚)、颈部超声55.6%(20枚/36枚)、IOLVPTH测定61.8%(21枚/34枚)。增强CT定位深部异位病灶如纵隔、咽后、椎前灵敏度均达100.0%,IOLVPTH测定对甲状腺内异位病灶定位灵敏度100.0%。99mTc-MIBI显像、颈部超声联合应用对EHPT病灶定位灵敏度为77.8%。结论增强CT对EHPT定位诊断灵敏度较好。术前影像学检查和IOLVPTH测定联合应用有助于EHPT的定位诊断。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简明损伤评分(AIS)历经50多年的发展,有多个修订版本,2015年版AIS(AIS2015)是最新修订版。AIS2015独立条目达到2 006条,涉及约400个解剖结构损伤,编码内容的损伤描述更加专业化,与器官损伤评分等其他评分系统和ICD编码的兼容性更好,特别增加爆炸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等战伤条目,建立了AIS-ICD映射表。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为2005年版AIS(AIS2005),而最新2015版与之有差异,为了让AIS2015能够被广泛了解和推广,笔者就AIS2015的设计原则、主要修订内容、编码规则和特点加以分析介绍。

  • 标签: 简明损伤评分 伤害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步态障碍的特征。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临床诊断为iNPH患者42例,收集临床资料,对步态特征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2例患者中,男29例(69.0%),女13例(31.0%),平均(73.0±8.3)岁,平均病程(3.5±3.0)年,90.5%(38/42)以步态障碍为主诉,61.9%(26/42)有跌倒史。所有患者均有步态异常。3 m起立-步行计时测验(TUG)完成所需时间(27.8±17.0)s,所需时间10 s以内、10~20 s、20 s以上患者比例分别为5.9%(2/34)、35.3%(12/34)、58.8%(20/34)。10 m行走测验有8例患者需要辅助才能行走,34例可独立行走的患者中94.1%(32/34)存在足跟对足尖行走异常和跌倒倾向,76.5%(26/34)存在转身障碍,44.1%(15/34)存在基底增宽和步长缩短,29.4%(10/34)存在躯干平衡障碍,23.5%(8/34)存在拖地行走,8.8%(3/34)存在启动延迟。97.6%(41/42)步数评分异常,90.5%(38/42)时间评分异常。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轻度依赖、中度依赖、重度依赖患者比例分别为71.4%(30/42)、28.6%(12/42)、0%(0/42),其中轻度依赖患者中56.7%(17/30)有跌倒史。结论所有iNPH患者表现出步态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其中步态缓慢、足跟对足尖行走异常、跌倒倾向、转身困难以及步长和步宽异常最易受累。步态早期评价对疾病诊断、预防跌倒和生活能力下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脑积水,正常压力 步态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了解HIV感染者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系统检索2011-2020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关于HIV感染者CMV血症现患率的文献,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总样本量为5 076例。Meta随机效应模型显示,HIV感染者CMV血症合并现患率为26.2%(95%CI:16.8%~35.6%,I2=99%);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结果显示,不同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可能为:研究样本中>30岁人群比例、同性性传播比例、HIV病毒载量>104 拷贝数/ml比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μl比例。结论HIV感染者CMV血症现患率较高,现患CMV血症可能与HIV感染者的年龄、HIV感染途径、艾滋病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巨细胞病毒血症 现患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抑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甲状腺颈部外科收治的72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50例,年龄13~83岁。根据术后第1日PTH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抑制组(PTH=0 pg/ml)24例、不完全抑制组(0<PTH<12.4 pg/ml)23例及无抑制组(PTH≥12.4 pg/ml)25例,比较3组间术前、术后生化及内分泌指标,包括术前血清钙、血清磷、PTH、25-羟基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病灶切除10 min后PTH,术后第1日血清钙,术后第3日PTH,以寻找导致暂时性PTH分泌抑制的危险因素,3组间统计比较应用Kruskal-Wallis多组秩和检验,两两比较行Nemenyi检验,并用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术后暂时性PTH分泌抑制的预测价值。结果完全抑制组术前PTH、术前血钙及术后第1日血钙均高于无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记录为256.5(141.6,585.3)pg/ml比130.2(92.1,256.6)pg/ml,2.90(2.69,3.22)mmol/L比2.61(2.50,2.75)mmol/L,2.23(2.08,2.41)mmol/L比2.12(2.05,2.14)mmol/L,χ2值分别为7.17、11.90、8.32,P值均<0.05]。术前血钙高于2.62 mmol/L(AUC=0.698,95%CI:0.57~0.83,P=0.006)或术前PTH高于115.9 pg/ml(AUC=0.697,95%CI:0.58~0.82,P=0.007)时患者术后有发生PTH完全性抑制的趋势。结论术前血钙及PTH水平是PHPT术后暂时性PTH抑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中心数据研究近端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国内15家儿童临床中心首诊治疗且随访数据完整的近端型尿道下裂5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开口位于阴茎近端196例、阴茎阴囊交界处132例、阴囊147例、会阴74例。按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TIP术式占9.5%(52/549)、Onlay术式占4.7%(26/549)、Duckett术式占59.2%(325/549)、Duckett+Duplay术式占5.5%(30/549)、Koyanagi术式占9.7%(53/549)、分期术式占11.5%(63/549)。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阴茎长度平均3.68 cm;阴茎头长度平均10.5 mm;阴茎头宽度平均10.5 mm;尿道缺损长度平均3.52 cm。阴茎下弯平均57.5°。尿道缺损长度及阴茎下弯度数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IP术式组中88.5%的尿道板弹性良好。尿道板弹性及平整度各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49例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43.7%(240/549),其中TIP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0.8%(16/52),Onlay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8.5%(10/26),Duckett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52.9%(172/325),Duckett+Duplay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40%(12/30),Koyanagi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0.2%(16/53),分期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22.2%(14/63)。6组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近端型尿道下裂治疗难度大,一期术式术后并发症率发生率30.2%~52.9%。需根据阴茎的具体条件严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近端型尿道下裂,当尿道板平整度及弹性差或合并重度阴茎下弯时,不能应用TIP术式,需选择横断尿道板的术式,当尿道缺损长且阴茎下弯严重时,可选用分期术式。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 阴茎下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台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阴性者和HIV感染者中新型毒品使用与肛管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台州市4个区(县)CDC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采用方便抽样招募HIV阴性MSM、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招募台州市随访管理的HIV感染MSM。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性取向和性行为以及新型毒品使用等信息,采集研究对象肛管拭子样本进行HPV检测。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和新型毒品使用与肛管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MSM中,共69例HIV阴性者和345例HIV感染者。HIV阴性者的肛管HPV感染率(27.5%,19/69)低于HIV感染者(66.4%,229/345)(χ2=36.114,P<0.001)。HIV阴性者新型毒品使用率(17.4%,12/69)高于HIV感染者(7.0%,24/345)(χ2=7.886,P=0.005)。在HIV阴性者中,新型毒品使用率与发生同性群交性行为呈正相关(P=0.036);新型毒品使用者和未使用者的肛管HPV感染率分别为50.0%(6/12)和22.8%(13/57)(χ2=3.674,P=0.055);在HIV感染者中,新型毒品使用者和未使用者的肛管HPV感染率分别为70.8%(17/24)和66.0%(212/321)(χ2=0.230,P=0.6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的HIV感染是肛管HPV感染的正相关因素(OR=5.42,95%CI:2.92~10.06),新型毒品使用与肛管HPV感染无相关性(OR=1.66,95%CI:0.75~3.71)。结论台州市MSM的HIV感染与肛管HPV感染呈正相关。新型毒品使用与高危性行为呈正相关,而与HPV感染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艾滋病病毒 新型毒品 男男性行为者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衰弱综合征建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模型〔老年脓毒症评分(ESS)〕。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肿瘤、合并症指数(CC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临床衰弱分级(CF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Ⅳ)、改良营养评分(MNS)、多重耐药性(MDR)、机械通气(MV)、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姑息治疗19项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连续自变量进行分类变量转换后,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并与CFS、SOFA、GCS、APACHEⅡ、APACHEⅣ、MNS 6种评分比较对患者病死率的辨别力。结果共纳入25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为60.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CCI、ADL、IADL、MMSE、CFS、SOFA、GCS、APACHEⅡ、APACHEⅣ、MNS、MDR、MV、CRRT、姑息治疗为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年龄:优势比(OR)=1.027,95%可信区间(95%CI)为1.005~1.050,P=0.018;肿瘤:OR=2.001,95%CI为1.022~3.920,P=0.043;CCI:OR=1.193,95%CI为1.064~1.339,P=0.003;ADL:OR=0.851,95%CI为0.772~0.940,P=0.001;IADL:OR=0.894,95%CI为0.826~0.967,P=0.005;MMSE:OR=0.962,95%CI为0.937~0.988,P=0.004;CFS:OR=1.303,95%CI为1.089~1.558,P=0.004;SOFA:OR=1.112,95%CI为1.038~1.191,P=0.003;GCS:OR=0.918,95%CI为0.863~0.977,P=0.007;APACHEⅡ:OR=1.098,95%CI为1.053~1.145,P<0.001;APACHEⅣ:OR=1.032,95%CI为1.020~1.044,P<0.001;MNS:OR=1.315,95%CI为1.159~1.493,P<0.001;MDR:OR=2.029,95%CI为1.197~3.437,P=0.009;MV:OR=6.408,95%CI为3.480~11.798,P<0.001;CRRT:OR=2.744,95%CI为1.529~4.923,P=0.001;姑息治疗:OR=5.760,95%CI为2.177~15.245,P<0.001〕。二元回归分析显示,CFS分层(OR=1.934,95%CI为1.267~2.953,P=0.002)、MV(OR=4.531,95%CI为2.376~8.644,P<0.001)、CRRT(OR=2.471,95%CI为1.285~4.752,P=0.007)、姑息治疗(OR=6.169,95%CI为2.173~17.515,P=0.001)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预测评分"ESS=0.660×CFS分层+1.511×MV+0.905×CRRT+1.820×姑息治疗"。ESS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95%CI为0.730~0.834,P<0.001,当最佳截点>2.2分时,其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70.3%,阳性预测值为80.4%,阴性预测值为68.3%。简化ESS=0.5×CFS分层+1.5×MV+1×CRRT+2×姑息治疗,简化ESS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AUC为0.784,95%CI为0.729~0.833,P<0.001,当最佳截点>2.0分时,其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0.3%,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66.4%。与CFS、SOFA、GCS、APACHEⅡ、APACHEⅣ、MNS 6种评分比较,ESS对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辨别力更显著(AUC:0.785比0.607、0.607、0.600、0.664、0.702、0.657,95%CI:0.730~0.734比0.537~0.678、0.537~0.677、0.529~0.671、0.598~0.730、0.638~0.766、0.590~0.725,均P<0.05)。结论CFS、MV、CRRT和姑息治疗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180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评分ESS评估能力良好,可作为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和分类救治的参考及评估工具。

  • 标签: 老年 脓毒症 衰弱综合征 评分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