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基于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王俊程 买保起 刘建飞 仲开维 崔轩辕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为了提高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工作质量,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阐述了自主维修的准备工作,包括工装设备配置、技术文本编制和配件采购,为日常维修奠定了基础。其次提出了三条实践路径,分别是维修人员持续学习重要技能、推行专业细分化和建立长期协作渠道。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周密部署和完善的制度建设,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能够获得质量保证,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应用与实践

1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地铁工程车作为维护线路和车辆设备的重要力量,其自主维修能力备受关注。由于地铁工程车自身结构复杂、使用环境恶劣,维修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对人员素质和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工作的研究主题,旨在通过措施落实和体制完善,最大限度发挥工程车的效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营,从而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

2  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的准备工作

2.1  工装设备

为确保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工作的高效开展,必须配备一系列专业化的工装设备。首先,需要配备移动式维修台,其设计紧凑、结构坚固、操作便捷,可轻松搬运至受损车厢现场。同时,需配置专用的升降机、千斤顶等设备,以便工作人员安全便利地进入狭窄的车底或顶部进行维修。除了车载工具外,还需准备一些手持式电动工具,如电钻、电磨机、电动扳手等,以满足不同维修环节的需求。针对电力系统的检修,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必不可少。同时,为了确保维修质量,必须配备专业检测设备,如轮距测量仪、轮重仪等。总之,工装设备的配备直接关系维修效率和质量,因此需要全面考虑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合理配置。

2.2  文本编制

为了指导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制定一系列规范化的技术文本。首先,需要编写完整的维修手册,详细记录不同型号、不同系统的维修流程、注意事项等,为维修人员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南。其次,针对日常保养工作,需要编制保养手册,明确周期性保养的项目、标准,并给出相应的检测、维护要求,确保地铁工程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最后,需要针对一些关键部件、系统编制专项维修指导书,如制动系统维修指导书、车辆电气系统维修指导书等,对一些复杂的维修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阐述。同时,为了确保文本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需要组建由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编写团队,并广泛征求一线维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使文本真正贴近实际需求。

2.3  配件梳理采购

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离不开大量的配件供应,因此必须对所需配件进行全面梳理和及时采购。首先,要根据车辆型号、使用年限等建立完整的配件清单,详细列出每一种可更换部件的名称、规格型号、使用位置等,为采购工作做好准备。其次,需要对常用配件建立合理的库存,既要满足日常维修需求,又要控制库存量,避免资金占用过多。同时,对于一些特殊、定制化的配件,则需要提前与供应商联系,做好长期采购计划。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供应渠道,通过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名录,选择质量可靠、供货及时的企业进行配合,保证配件质量和供应的连续性。对于一些关键部件,可以考虑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最后,采购环节需要严格的流程控制,从提出采购需求、询价比价、合同签订到验收入库,各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审批流程,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物资滞留等问题,为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  提升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

3.1  持续学习重要技能

随着地铁工程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维修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维修技能,以确保维修质量。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机械原理、电子电路、液压气动等,建立坚实的专业基础。其次,针对性地学习不同系统的维修技术,如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对系统构造、工作原理、故障排查等有透彻地了解。此外,还要密切关注行业内的新技术、新工艺,保持学习的持续性。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应用于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因此维修人员需要学习相关的智能维修理论和方法。同时,一些新型检测设备的使用也需要及时掌握。除了技术方面的学习外,还要注重管理和实操方面的培训,包括维修流程管理、质量控制、工装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使维修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最后,要定期组织内训、外训,并通过现场教学、实习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学习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如聘请专家授课、参加行业培训班、查阅维修手册和标准等。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地铁工程车提供高水平的维修保证。

3.2  专业细分化

地铁工程车结构复杂、系统众多,为了实现高质量维修,专业细分化是必由之路。首先,可以按照车辆不同的系统进行分工,如制动系统维修组、电气系统维修组、车体维修组等,每个小组对口负责本系统的维修保养。这样一来,每个维修人员只需专注于某一特定系统,便于形成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在细分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的维修工种进一步细化分工,如电路维修、机械维修、焊接维修等,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本专业的内行。这种精细化的分工模式,大幅提高了单个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准,从而保证了维修质量。专业细分化同时也有利于技能传承和人才储备。每个小组可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他们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逐级传递给新人,促进技能的代际传承,维修质量也将因此得到持续提升和稳定保障。同时,专业细分并不意味着条块分割,维修工作的统筹协调至关重要。例如,可设置项目经理岗位,负责统筹各小组的维修进度、协调工作交接等,并充分发挥每个小组的专业优势,形成整体的合力。

3.3  建立长期协作渠道

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机构的帮助,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渠道至关重要。首先,要与相关维修企业、技术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些复杂的大修或技术攻关工作,可外包给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公司,确保维修质量。此外,要加强与研究机构、高校的联系,密切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动向。通过合作研发、委托课题等形式,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维修实践。其次,与车辆制造商保持紧密联系至关重要。制造商掌握着车辆的全部设计数据和技术资料,如果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供应方可以对维修工作给予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长期协作的前提是相互了解和信任。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工作对接会等活动,加深相互的了解程度,并建立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同时,对于合作伙伴的服务质量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形成动态管理和优胜劣汰机制,推动协作质量不断优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制度和实操层面采取全方位的措施。通过工装设备和文本标准的完备、配件供应的保障,加之持续学习培训、专业分工和长期协作的制度安排,将大幅增强自主维修能力。但仍需注意的是,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维修理念和方式也将发生变革,相关人员必须保持敏锐的视野,及时吸收借鉴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地优化完善维修体系,以高水平的自主维修能力为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虞强.基于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的应用与实践分析[J]. 汽车世界,2019(19):145.

[2]王瑞.地铁工程车自主维修的实施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