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病房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干部病房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李春杰

(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 哈尔滨,150086)

摘要:近年来医院感染日益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重视,为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的诊治与预防,尽量延长生存期,通过分析干部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前提下,提高医患对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病区环境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医院感染的关键,并且减少住院天数, 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院内感染,老年患者,高危因素, 防护措施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干部病房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为离退休干部,具有年龄大、体质弱、抗病能力低、基础疾病多等特点,因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影响患者预后,不但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将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3]。本文就干部病房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做一简要综述。

1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1.1 年龄  年龄≥60 岁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免疫力降低,呼吸肌无力导致具有清除痰液作用的深吸气和咳嗽能力降低,同时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干部病房收治的多为80-90岁耄耋老人,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4],2023年度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32%,明显高于医院院内感染率(0.99%),院内感染部位排在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72%。

1.2基础疾病  老年住院患者一身有多种基础疾病同时存在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基础疾病越多,医院感染率就越高,干部病房患者大多患10余种以上疾病,长期卧床,这些基础疾病可能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后使用抗菌素,长期使用、反复使用,又可导致耐药菌增加,内源性感染增加。

1.3意识状态  干部病房收治很多脑卒中患者,有的患者为去皮层状态,,需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或智能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鼻饲饮食,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导致防御功能降低,口腔和咽部微生物下移到肺部生长繁殖而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减弱,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有报道称CSS 评分中-重度和意识障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5]

1.4侵袭性操作  侵袭性操作已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之一,尤其是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加。侵袭性操作主要是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穿刺和留置尿管,感染部位以肺部和泌尿道多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并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鼻腔和口咽失去了它的防御作用,增加了细菌定植和入侵的机会。此外,反复吸痰也增加了污染、感染的机会。鼻饲需要通过患者鼻腔将胃管插入胃中,对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极易出现返流误吸情况,引起呼吸道感染。干部病房患者有的是气管切开术后状态,有的需长期吸痰,有的长期鼻饲饮食,有的留置导尿,有的是膀胱造瘘术后状态,侵袭性操作不可避免,院内感染率明显增加。

1.5住院时间  干部病房收治很多脑卒中患者,有的患者为去皮层状态,或肢体功能障碍,需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革兰氏阴性杆菌仍为目前老年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但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细菌定值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住院时间延长,耐药菌明显增加,2023年度科室多重耐药感染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37.04%,从而提高了院内感染率。

2.防护措施

2.1病区环境管理 老年患者发生的院内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因此做好病房通风及空气消毒,是减低呼吸道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病区内应有空气净化设备、含氯消毒液、床单位消毒机及空气清新剂,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做空气培养,使病区内始终保持洁净空间,室内的物体表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不得有灰尘和污渍,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不少于2 次。出院后床单位的消毒更为重要。

2.2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医院感染的关键在面对高龄患者时,应加强无菌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操作损伤、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基础防护,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气管切开、导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置管、鼻饲管等留置管道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护理等。

2.3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痰液黏稠者可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促进排痰。加强对各种呼吸道侵入用品的消毒管理,防止微生物通过管道直接吸入呼吸道感。对意识障碍或咳痰无力者,应给予定时翻身叩背、变换体位、协助排痰。吸痰时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吸痰管要遵循一次一管一部位的操作程序,不得重复使用。气管切开处每天2%碘伏、70%酒精消毒更换无菌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污染时随时更换。还要重视口腔护理,患者由于鼻饲饮食、口腔自净能力下降有利于细菌滋生。

2.4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院内二重感染的关键。要将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抗生素用药时间过长、换药过频、给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细菌培养送检率低,无适应证用药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发生医院感染后应尽早留取标本,反复多次作病原菌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尽可能减少经验用药。老年病区的院内感染高发,势必导致应用各种抗生素的机会增加。院内感染率居高不降,致病菌呈定植特点,多重耐药菌感染,对高龄患者的预后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微生物送检率,才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5提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针对目前仍有部分医师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科室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的指导下将医院感染相关内容纳入培训计划,专人负责,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预防感染措施执行力度,逐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体措施:充分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完成医院感染监控,登记、报告、防控工作;监督科室卫、消、灭品的使用管理,并做好相应记录定期检查;认真执行手规范,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做好标准预防;督促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持续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交叉感染;定期组织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考核,开展科室感控形势分析,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指导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多药联合使用,提高微生物送检率,其中进行病原体培养时应该注意连续送标本,延长培养时间,力争获得阳性结果;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管理,降低细菌耐药的风险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龄患者院内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意识状态、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均存在密切关系,在临床中,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状态,提高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尽量避免侵袭性操作,缩短各种插管留置时间,定期对插管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对意识不清或吞咽障碍的患者采取侧卧位,注意勤翻身、正确的拍背、吸痰,并予以鼻饲饮食,避免饮食时呛咳。此外应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并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避免医院感染发生的机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鼓励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才能使老年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邓乃梅,姜宝法,康维强.2010年青岛市市立医院院内感染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5):394-396.

[2] 张玉莲,黄茹琴,高建民. 428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791-793.

[3] 胡桂芬,费益君. 656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03-804.

[4]]周冰,奚艳,朱益文畅老年人院内肺部感染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1,4(12):185-6

[5] 周桂升. 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09,30(4):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