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体制下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健康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关于加强新体制下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健康管理的思考

郭艳华

11010719700409****

摘要:随着军事组织的结构和力量配置进行大幅改革,健康管理面临诸多新挑战。本文建议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采用高端医疗设备,以及高效应用健康大数据,来提升管理效能。

关键词:新体制;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健康管理

前言

军队康复疗养机构的健康管理对官兵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随着新体制的变化,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健康管理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和优化,以确保其能够紧密贴合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和复杂的军事环境,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官兵的健康和战斗力。

一、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管理理念与思想认识亟待深化

在军队医疗保健体系中,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和实施面临着一些挑战。许多部门对健康管理的理解不够全面,常仅将其视为体检和治疗的组成部分,未能充分认识到其更广泛的功能。此外,各部门间缺乏有效协作,基层科室独立操作,缺乏统一的健康管理领导结构。在新的体制中,虽然康复疗养机构的职能更加集中于支持战备和满足前线官兵需求,但部分医护人员对于理念的更新仍步履蹒跚。他们过于关注治疗过程的安全,没有充分关注和满足疗养官兵在身心素质提升上的具体需求。随着疗养人员逐渐年轻化,一些官兵对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将疗养时间当作是休假,忽视健康体检和参与集体活动,不接受医护人员的建议。这导致疗养的机会没有被有效利用来促进官兵的全面康复与提升,而仅仅被看作是一个休息和娱乐的地方[1]

(二)健康管理质量与服务效果有待提升

在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健康管理的实施虽然计划周全,但执行成效和质量有待提高。当前的风险评估过于依赖问卷和体检结果,缺乏系统的评估工具。健康教育方法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如教案和小组讨论,未能有效激发官兵参与,教育效果不佳。体检过程需要增强效果,很多疗养人员未进行规范体检,医务人员在解读体检结果和制定后续计划方面能力有限。此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科室间协作困难,健康管理计划缺少个性化,未能精准满足疗养员需求。虽然已为慢病患者设立随访机制,但对其他疗养员的持续健康管理和生命周期记录效果不足,年度体检跟踪监测未达标。

(三)信息化技术与健康管理融合滞后

信息技术在军队康复疗养机构中的应用有待加强。首先,现有的疗养管理和健康体检系统技术已显老旧,操作不便捷,系统间的兼容性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数据处理与日常管理的效率。其次,缺少专业的健康管理平台,这使得疗养员无法在线更新或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同时也限制了健康管理者对疗养员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在线咨询的能力。此外,尽管智能医病设备如智能手环和无线血压计能实时监控健康数据,但这些设备在多数机构中尚未普及,限制了对疗养员健康状况的即时响应和管理。这些技术短板明显影响了健康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加强新体制下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健康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健康管理模式与流程

为提升军队康复疗养机构的健康管理能力,首先,强化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关系,利用前沿的健康监测设备和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和生物信息挖掘,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其次,增强机构的专科功能,建立一个系统化且连贯的健康管理流程,确保官兵在预防和保健方面获得有效支持。一是提高健康风险评估的精度,通过采用现代医学评估工具,如大数据分析和比例风险模型,建立科学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基因组学研究,以便提前识别疾病风险。二是整合医病资源,消除科室间的隔阂,以患者为中心,成立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专门管理小组,确保健康管理措施覆盖全过程。此外,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具有军队特色的健康评价系统至关重要,以确保能准确评估官兵的身心状态,满足部队训练及任务需求。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提升军队康复疗养机构的健康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积极推进智慧疗养系统建设

集中力量开发和优化信息系统,打造一个全面且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平台。这涉及升级现有的疗养管理系统,建设专门的健康管理网站和应用程序,并整合电子健康记录、体检数据、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方式指导等功能。同时,结合健康物联网和远程医疗设备,提供全面的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其次,引入和应用智能医病设备。通过利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如云存储和可穿戴设备,超越传统的治疗周期限制,为疗养员在整个康复周期内乃至出院后提供持续的健康监测,确保设备与健康管理系统的云数据平台紧密集成,实现数据的即时更新和分析。最后,充分利用健康大数据。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对个人健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提供详尽的健康画像以支持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深度挖掘军人健康数据,进行疾病谱的统计学分析,并定期更新军人健康管理的标准参数。这些措施将极大提升疗养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2]

(三)强化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与引进

为提高军队康复疗养机构的人才培养效果,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应对军队规模和结构改革的要求,快速推进健康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完整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这包括设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轨迹和制定覆盖健康管理关键领域的标准化培训课程。其次,强化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这样不仅拓展了培养渠道,还提高了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最后,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执行军队职业教育、单位自我培训、邀请外部专家讲授及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等多样化教育策略,有效更新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这些综合措施将显著提升军队康复疗养机构的人才培养效率,更好地适应部队健康管理的需要

[3]

结语

面对新体制下的诸多挑战,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必须积极应对,不断革新和调整其健康管理策略,以确保管理的效率和成效。通过优化管理模式与流程、推进智慧疗养系统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以及科学谋划与统筹兼顾,军队康复疗养机构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官兵的康复效果和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英杰,马廉祯.论运动康复训练在军队推广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运动医学分会)[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3:3.

[2]张洋,孙剑,程乃俊,陈宇强,何光伦,王海燕.军队医疗待遇保障政策改革与医院信息化改造实践[J].武警医学,2022,33(10):915-917.

[3]赵景平,肖红,李金明.基层部队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20.63(4):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