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0
/ 2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邢雪锋身份证号:320683198804230819

摘要:建筑工程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为了促进城市化事业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因此文章阐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分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因素,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要点,以期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践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与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安全有很大关联,工程质量通病降低了工程质量,破坏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功能性,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和建筑企业创收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大工程质量管理重视力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效,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总结管理经验教训,减少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进而打造优质精良的建筑工程项目,有利于加快建筑工程事业良好健康发展的脚步。

2 质量控制重要性

建筑承建企业通过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目标达成,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对施工质量管理可保障现场施工速率有效提升,为施工目标实现提供基础。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需时间长、技术复杂,在进行建设时往往需要时间比较长,制定明确目标可以保障每一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施行。企业通过质量控制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目标执行监管,保障工程目标有效实现[1]。其次,建筑承建企业通过质量控制管理,提升建筑物质量为自身品牌营造提供条件,方便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质量无疑是企业制胜法宝,承建企业可以通过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建筑物最终质量比较高,为企业知名度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3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3.1 渗水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渗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散水坡渗水,一是由于散水坡与建筑主体的墙身结构连接过于紧密,隔离间距不够,导致水流渗入。二是由于散水坡设计问题,其倾斜度无法满足挡水接水标准要求,因此发生渗水。另外,如果收缩缝过小,排水通道受阻,形成积水,也会造成渗漏。预埋件根部渗水,预埋件安装固定工作不到位时,容易产生缝隙滋生水分,或者预埋件的材料安装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建筑物结构,使之开裂,这些都会导预埋件渗水[2]。屋面渗水,建筑物的屋面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防水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屋面渗水是很常见的质量问题,一是由于防水层的质量问题或者在使用时年久失修,保护措施没做到位,导致防水层漏水。二是没有定期进行屋面管理工作,检查裂缝破损,维护屋面防水结构的完整性。三是防水层设计不合理,防水材料选择和安装不规范,无法有效阻挡雨水,使外部水流由屋面渗入室内。变形缝渗水,建筑物的变形缝如果设计不合理,或使用的密封材料质量不合格,又或是变形缝变形,这些都会导致渗水现象的发生。外墙渗漏,一般建筑设计师会比较少考虑房屋外墙的精细设计,在外墙施工时,也很难对所有墙面细致检查,又或者基层浇水不足,外墙清洁工作不到位,会使外墙出现开缝和空鼓,导致外墙渗漏。这些建筑工程渗水质量问题的影响在雨季会特别明显,不仅会破坏建筑物整体造型,影响其建筑功能,也会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给建筑物内的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危害[3]

3.2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裂缝,首先混凝土材料有质量问题,配比不当,或者是振荡过度产生砂浆浮层,诱发混凝土裂缝,另外如果浇筑后养护不当,会使混凝土内外收缩不一致,也可能是拆除模板时间或方式不当,这些都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另外冬季施工时,由于保温措施不到位,混凝土受冷温度过低还会出现冻胀裂缝。混凝土表面麻面,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湿润度不够,隔离剂没刷好或混凝土没有干透就拆模,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使浇筑部位构件麻面脱皮。混凝土表面露筋,钢筋分布间距过大,缺筋漏筋,底部垫块挪位,或者钢筋帮扎不紧,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都有可能使混凝土表面露筋。混凝土表面蜂窝孔洞,混凝土坍落度不够,模板有缝隙造成砂浆流失,或者混凝土下料过厚,振捣不够,混凝土局部结构出现松动,各材料间形成各种大小的空隙,称为蜂窝或孔洞。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工期紧张及项目成本超支的压力下,在实际浇筑和验收等阶段没有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混凝土的各种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其结构性能,降低承载力和强度,加速内部钢筋锈蚀,极大地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4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完善设计管理体系

首先要规范管理,设计单位在设计环节需要不断完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及保证体系,特别是对于通病易发生环节或位置要进行重点检查,其次要进行合理设计,对于可能产生裂缝或渗漏的位置要及时采取预案,这是预防质量通病发生的基础;最后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要求或标准规范进行认真图纸审查,尽可能减少质量通病发生的可能。

4.2 强化对建筑材料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是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内容,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实践要点。需要相关质量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实际,选择信誉良好、质量有保障、经济实惠的供应商,还要对建筑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复核,减少因材料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以减少成本支出。对于不合格材料要清出施工现场,避免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此外对于材料的储存也要严格控制,可以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记录,定期审查和抽检材料质量,保障进入到施工现场后建筑材料能够发挥优越性能。同时根据自然条件和天气现象采取合理的材料管理措施,避免因外界因素而导致的材料性能下降或损害,造成工期延误。

4.3 加大工艺技术控制力度

工艺技术控制能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在建筑项目实际施工前,需要充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以及合同相关标准来建立相关工艺技术方案和相关管理要点,需要将建筑项目工艺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相结合,确保目标统一性,并从实质上防止因工艺技术缺陷而给建筑项目造成的隐患。(2)需要根据建筑实际建立建筑项目技术控制目标与工艺技术管理要点,在技术层面进行适当优化与调整,进而保证建筑建设效果,防止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出现通病问题。需要基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工艺技术方面的核心部位,持续优化对施工者以及机械方面的质量控制,从而保障工艺技术方面具备专业化和标准化,不断提高建筑项目建设质量管控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工程完工之后质量,所以承建企业不得不关注相关施工质量控制。承建企业可以从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流程、完善施工现场质量检查、承建企业需要注重施工现场技术关键点控制三方面全面提升施工质量,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金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13.

[2] 何涛,常洁.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8(09):204.

[3] 陶坤玉.现阶段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6):47-48.

[4] 赵芝飞.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8(07):28-30.

[5] 翟镜清.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