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全民阅读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全民阅读工作

吉红*

(南华县图书馆  云南楚雄  675200)

摘要: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形势下国民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如何阅读及有效阅读得到了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信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明显改变了大众意识和信息传播模式,信息载体、大众阅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式改变。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需要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转变固有思维,迎合读者多元化需求,丰富阅读模式,做好全民阅读工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创新策略

作为公共图书馆来说,其最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职能就是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全民阅读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国家策略,从2014年起后的10年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且在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1]。但是目前信息形式和信息载体多元化,大众能够从多种途径进行阅读,甚至还会阅读被动得到的信息,此类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一般民众不具备分辨和鉴别能力,而且信息娱乐化表达也会吸引大众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全民阅读质量无法保证。公共图书馆需要发挥引导作用,能够推荐精品阅读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能够吸引公众目光,真正实现书香中国,促进全面人文素养提升。本文特就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提出观点:

1.细化服务真正实现全民阅读

文化特色是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关键一环,公共图书馆需要突出自身特点,并积极打造大众喜闻乐见且高质量的阅读相关活动,能够让大众充分领略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成为实体图书馆的忠实读者[2]。例如在传统节日开展特色文化阅读活动,让大众忆苦思甜引起阅读兴趣。图书馆汇总历史文献资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阅读活动,例如依托本地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让阅读者能够感受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特别是鼓励年轻人参与阅读,不忘历史和初心,加入历史传承的队伍中。图书馆需要强化自身工作效率和质量,筛选优质图书,并建立纸质图书-电子资源-专题数据库-影像资料等多样化的阅读模式,并简化检索难度,能够让普通民众更为快捷地寻找阅读资源。关注阅读者实际诉求,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例如建立视障碍阅读室,能够让盲人朋友有进入图书馆阅读的机会,并进一步丰富听书资源,增加盲人的阅读便利性。关注特殊群体,如孤独症、抑郁症等群体,打造适合的阅读空间,能够增加此群体人群社会层面需求满足。建立亲子阅读区域,以优秀绘本为主,开展亲子共读,埋下热爱阅读的种子,也可以组织儿童画绘本 比赛,增加孩子们阅读和创作热情,并将优秀作品装订成册作为阅读书目,实现阅读良性发展。

2.依托信息技术推广数字阅读

图书馆信息建设上,不仅仅局限于利用信息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读者便利度,而且要依托智能技术实现数字阅读[3]。打造线上图书馆,可以实现书籍查询、借阅或在线阅览及听书等,同时还可以实现馆馆互通,针对本馆未有书目或专业书籍,查询可借阅图书馆,并通过线上预约快递配送等方式进行借阅,打破区域限制。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借阅数据,以便针对性进行图书购入,避免无书可借影响读者阅读积极性。积极加入民众喜欢的电子平台,如微信、抖音或其他APP,能够及时公布活动信息,例如组织读书沙龙、阅读比赛等。还利用微信分享精品主题,组织线上阅读打卡活动,发放精品徽章或是其他小礼品,建立线上及线下共读模式。积极和数字电视技术合作,开辟免费读书或是听书页面,鼓励大众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针对老年用户,可以设置入口进行数字阅读,解决了老年人视力不佳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操作页面简便性,避免过于繁琐影响老年人使用热情。

3.强化文旅融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

现阶段大众更加喜欢个性化及独特性,在这一背景下,很多网红图书馆得到了大众的喜爱,特别是成为城市的打卡地。公共图书馆也需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对自身环境进行优化,改善空间美观度,并利用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读者和游客的好评,增加其黏合度。例如对图书馆空间进行改造,改变之前沉闷的结构,合理利用光改善空间视觉并丰富空间维度,对图书摆放进行合理分类和设计,便于读者寻找和阅读。针对本馆特殊藏书设置数字技术演示,能够加强古书及绝版书籍保护同时便于大众观看及阅读。服务是公共服务机构的吸引力核心,多元化的服务是新时期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4]。图书馆需要和相关机构加强合作,在特殊阶段设置专题活动,例如寒暑假开展图书阅读进社区,能够让放假在家的学生有机会近距离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便利性。鼓励社区组织老幼同读、绘本阅读比赛等活动,并根据青少年特点设置革命、科技创新等主题,一方面吸引青少年阅读兴趣,同时能够拓展其知识范畴,还能一定程度缓解照护人压力。对于旅游旺季,开展流动图书馆,在公园、景区设置流动图书角,为人们提供休憩和阅读的场所,推荐经典好书,鼓励阅读。图书馆可以组织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打破之前被动等待借阅的困境,通过组织学生或其他社会人员参观图书馆、当一天图书管理员等活动,能够通过学生影响整个家庭,引导主动参与阅读。同时让人们能够了解图书馆的布局、服务、文献资料、借阅方式等,从而能够成为图书馆的义务宣传员,影响更多的人,方可实现全民阅读。此外,图书馆可以开展民间艺术或手工艺品展区,并邀请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同时利用数字影像展示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发展历史,同时推荐相关图书,引起阅读兴趣。

4.结语

新时代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现有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新时期读者多样化的阅读要求,因此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对工作进行细化,并依托信息技术加强数字阅读的推广,同时实现文旅融合,构建新型阅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为全民阅读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厦,李笑.在"图书馆+"理念下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 41(1):2-3,16.

[2]何海明.基层图书馆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路径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 51(12):194-196.

[3]李晓强.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策略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 42(5):19-2.

[4]张燕,郝晓攀,王雪峰,等.公共图书馆主动服务对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作用及探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