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联合CT在胰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MRI联合CT在胰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闫力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青浦201700

摘要目的:浅析MRI联合CT在胰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入我院近5年(2019-2023年间)我院收治胰腺肿瘤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纳入对象,以电脑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3组,分别实施CT检查(A组)、MRI检查(B组)以及MRI联合CT(C组)进行检查,将检查后相关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结合SPSS系统软件进行分析检验,观察结果差异变化。结果:A组患者胰腺肿瘤检出率为65.00%、B组胰腺肿瘤检出准确率为75.00%、C组组胰腺肿瘤检出准确率为95.00%,相比后发现C组检出准确率更高(P﹤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CT、MRI在胰腺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效用,但MRI联合CT方式在胰腺肿瘤的检出准确率方面更佳,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医疗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MRI联合CT;胰腺肿瘤;诊断价值

胰腺肿瘤为消化道肿瘤疾病,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进行干预,并结合后期放化疗延长患者生存。胰腺肿瘤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到中晚期症状明显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且相关统计发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生命安全【1】。随着现代医疗科技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及技术不断进步,影像学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T与MRI临床应用率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进一步探究上述两种措施应用价值,本文对此展开了详尽分析与针对性阐述,以期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早期确切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近5年(2019-2023年间)我院收治胰腺肿瘤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纳入对象,以电脑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3组,分别实施CT检查(A组)、MRI检查(B组)以及MRI联合CT(C组)进行检查,其中患者年龄涉及范围:(46-74)岁之间,平均值:(59.54±3.27)岁,男女数据显示为:(32/28)例,病程:(0.5~3.5)年之间,平均值:(2.68±0.37)年,所有患者均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且伴随消瘦乏力、腹部不适、腹闷、食欲不佳等临床表现,部分存在触摸腹部有明显肿块、黄疸、伴随CA199不断升高等特点【2】。组间基线资料P>0.05,可实施。

1.2方法

A租行CT检查:指导患者完成术前八小时禁水食 一小时禁水,并告知患者需要配合要点,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行增强CT检查,0.624mm为层厚扫描标准,120kV、320mA分别为管电压、管电流标准,1.375:1为螺距设置。检查时指导患者饮用500ml温水,以保证胃十二指肠足够充盈;无禁忌症者肌注20mg654-2,以降低胃十二指肠道蠕动频率【3】;依次扫描肝顶部-胰腺平面,并实施三期增强扫描,将再次静脉注射100ml欧乃派克,以3.5ml/s速度采用高压注射器跟完成注射。

B组行MRI检查:检查前同样完成进食进水要求,并将身体穿戴含有磁性物质衣物出去,避免肠道蠕动出现伪影现象;展开FSET2W1抑脂序列扫描,8mm为扫描层厚度,1mm扫描间隔,分别是85.70ms、87.52ms为TR/TE,激励4次;完成2DFSPGRT1W1、脂肪抑制T1W1扫描【4】;调整扫描层度及间隔7mm、1mm,80º翻转角度,174~214ms/4.2ms R/TE,174~214ms/4.2ms TR/TE,静脉注射15ml对比剂Gd-DTPA后行三期增强扫描,控制2.5ml/s注射速度,完成检查,由智深医生归纳胰腺癌病患影响特征【5】

C租患者均完成上述两种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3组实施不同检查后胰腺肿瘤检出率进行记录收集,后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并予以分析阐述。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5.0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以(/)表示,通过T比对检验,同时以(n  %)整理,得出X2数值完成检验,显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患者经不同检查后,获得不同确诊效果,且相比后发现C组检出准确率更高,与另外两组相比P﹤0.05,通过手术病理确诊验证,数据真实确切,详尽数据依次为:A组(13例,65.00%)B组(15例,75.00%)C组(19例,95.00%),体现较高应用价值。

3讨论

胰腺肿瘤患者存在胰腺肿块、胰腺轮廓、胰腺密度等周围组织受侵、改变现象6。由于患者机体表现病症的差异性,与慢性胰腺炎临床影像特征、症状的相似性,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操作简单便捷,速度快等特征。高场强MRI多参数、高组织分辨率,具有多方位成像等优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技术以解剖形态学方式呈现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受体显像等,能够显示生物数量、动态、空间分布等信息,在胰腺癌初级筛查中应用更能明确诊断初期肿瘤分期,但空间分辨率在观测小病灶诊断里无法明确肿块与周围组织间关系,效果嵌缝。而MRI具有优质的软组织分辨率效果,可以在门脉期、动脉期增强扫描,清楚显示肿瘤基本情况,则可以弥补CT技术存在缺陷,能够对肿瘤侵犯范围进行更佳细致监测,对小胰腺癌的检出效果更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设备联合实施诊断检出准确率高,但受部分患者病情、机体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利于检查工作联合实施,希望临床医疗人员根据患者情况斟酌选择适宜诊断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欣,杨学燕,胡迎.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对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20(03):94-96.

【2】冯伊帆,冯媛媛.CT与MRI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准确率影响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1,38(05):7-8.

【3】周丹.CT与动态增强MRI诊断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J].中国医刊. 2023,58(06):661-663.

【4】董军强,解非,张智翔.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对胰腺癌和胰腺炎的鉴别诊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27(09):8-12.

【5】张海峰,朱翰林,韩志江.MRI增强信号比值对G2、G3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22,60(20)::22-25.

【6】勾少波,王小东,王波.CT、MRI影像表现联合血清PRDM14和S100P在胰腺病变性质判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21(09):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