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分析

满玉莹高干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恒欣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340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着很大的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问题。制药工程是一门涉及药物研发、生产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领域。在制药工程中,制药分离技术指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药物在混合物中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对制药工程特性进行深入讨论,并且对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药分离技术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制药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药物的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在整个制药工程中,制药分离技术将会影响着最终产品的功效,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制药分离技术层出不穷,不同的制药分离技术有着属于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对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提高药品的整体质量。

一、制药工程的特性概述

制药工程具有十分强的综合性,所涉及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化学合成、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分离技术等,需要制药企业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以及方法,并且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这样才能共同推动药物的研发与生产。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制药工程师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以及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1]。制药功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药品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任何环节的错误都可能会造成药物失效,甚至产生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制药企业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药标准要求,确保整个药物生产过程科学规范。

二、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

(一)固液萃取技术

固液萃取技术也被简称为“浸取”,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使用相应溶剂,使固体物料中能够进行溶解的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并且将其与固体之间进行有效分离。在制药分离技术中,最为常见并且使用的溶剂其实就是水,这种制药分离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比如煮茶、煎药等都属于固液萃取。在科学不断发展下,固液萃取技术也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比如在土壤中提出农药的残留;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的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等。在制药工程中采用固液萃取技术的时候,基本上都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加工,工作人员会根据具体的需求将原料进行粉碎,并且将粉碎之后的原料制作成细粒状或者是薄片状,这样在进行萃取的时候才能够充分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并且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萃取也能够提高萃取的效率,避免出现浪费的可能。但是在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时候需要注意,并不是将原料粉碎得越细腻越好,过于粉碎的原料会产生大量的分成,并且在药物萃取的过程中还可能会使固相的滞液量增加,这就会对后续的固液分离造成一定阻碍,降低萃取的效率[2]。在选择溶剂的时候需要考虑溶剂的价格、质量、回收性等多项内容,确保溶剂能够在固液萃取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正常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也就越大,而且溶质的扩散系数也会随着提升,所以在固液萃取中,可以适当调高温度以增加萃取的速度,但是要避免温度过高造成药物失效等不良影响。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有机溶剂提取目标物质的方法。在高压的情况下,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特定值的时候,溶剂就会变成超临界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溶质就会在原溶液中析出。通过改变萃取条件或者是在萃取中加入适当的调节剂,能够将目标物质从复发的混合物中进行有效分离,所以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制药分离技术操作难度也不高,能够有效分离所需物质。在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时,所选择的萃取剂一般是二氧化碳,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无毒且十分低廉,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能防止产品出现氧化的现象,并且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与压力的操作条件相对温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会对有效成分造成太大的破坏。但是这种制药分离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是-OH、-COOH等化合物或者是分子量比较大的话,萃取的难度也会大幅提升,如果是分子量超过五百的高分子化合物,超临界流体萃取几乎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如果想要萃取分子量比较大,或者是极性基团比较的药物,一般会再加入一些夹带剂,比如CH3OH、C2H6O、C4H8O2等,在加入夹带剂之后,溶解度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善。

(三)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薄膜的选择性分离物质的制药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的条件下,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会通过薄膜,之后根据其分子的大小、电性等性质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3]。膜分离技术有着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在制药工程中采用膜分离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药物的质量。膜分离技术主要有三种,微滤、超滤和纳滤。微滤是最常见的一种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过滤在微米级别的颗粒物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在制药工程中,微滤常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过滤和除菌。

超滤是一种更加高级的膜分离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过滤分子量在几百到几万道尔顿之间的物质,常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分子。纳滤属于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这种技术常用于脱盐以及浓缩药物的成分,能够过滤在几十到几百道尔顿之间的物质。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制药分离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应用膜分离技术的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操作也比较简单,技术成本并不高,而且这种技术能够提高可分离物质的特性以及原始结构,大幅提升制药分离技术的质量。

(四)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同水相中的溶解度差异,从而将物质进行分离。双水相萃取技术主要基于物质在双水相的选择性分配,在制药工程中,双水相萃取技术能够应用在多种物质的分离与提取中。比如在对生物碱、色素、苷类等物质进行提取时,双水相萃取技术能够对杂质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大幅提升药品的纯度[4]。但是在实施双水相萃取的时候,需要对温度、压力、双水相浓度、比例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双水相萃取技术的作用。

(五)反胶团萃取技术

在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中,反胶团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中。这种分离技术属于生物分离技术,其实本质依然属于有机溶剂萃取,但是与传统有机溶剂萃取存在不同的是,反胶团萃取技术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胶团,之后在有机相内形成亲水的微环境,从而对生物分子进行吸引,所以这种分离技术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并有着较高的萃取率。这种分离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尤其是分离蛋白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并且这种制药分离技术的成本并不高,溶剂也可以进行反复使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制药工程中,制药分离技术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能够大幅提升制药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制药分离技术多种多样,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因此在制药工程中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会对制药分离技术进行更加深刻研究和掌握,并提高制药工艺的整体质量,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超. 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分析[J]. 现代盐化工, 2022, 49 (02): 73-74.

[2]李朝睿, 吉姿梦, 彭媛媛. 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探究[J]. 大众标准化, 2021, (05): 29-31.

[3]肖仕才.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分离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 (20): 9-10.

[4]王硕, 王欣凯. 浅谈制药工程中的制药分离技术[J]. 科技资讯, 2020, 18 (12):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