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方法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过程方法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季相斌1 张成龙2 徐晓蒙3

 1.身份证号码:371311199004252856

2.身份证号码:371328198902022019

3.身份证号码:370305199008304328

摘要:过程方法强调对药品监管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考虑,关注流程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还可加强对药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督和控制。

关键词:过程方法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应用

引言

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过程方法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监管领域。它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药品监管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1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定义为一套组织结构、权责分工、制度和程序等相互关联的要素,以监管主体的法定职责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手段,实现药品质量管理的目标。其总体目标是促进合格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等,用于规范和指导药品质量管理活动。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下属的监管部门,负责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管和管理。监管机构通过制定监管政策、颁布监管措施、开展监督检查等方式,推动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它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程序、质量控制措施等。

2过程方法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原则

2.1客观性与全面性

在实际操作中,客观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确保数据的客观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可靠的监管政策和措施,有效提高药品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全面性要求对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个过程进行全方位、全面的考量和分析。包括监管计划的制定、药品生产过程的监管、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药品销售和使用的监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确保。只有全面考量,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确保整个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2.2持续改进与风险管理

持续改进的理念是过程方法的核心之一,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监管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分析现有的监管模式和流程,找出不足之处,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持续改进监管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监管环境。风险管理也是过程方法重要的应用原则之一。药品监管工作中存在各种潜在风险,如假冒伪劣药品、药品安全风险等。通过风险管理,监管部门可以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机制。

2.3资源优化与效率提升

资源优化是指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确保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监管需求。通过过程方法,可以科学评估各个过程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过程方法也能够帮助监管机构发现资源的浪费或冗余,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对各个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资源浪费或冗余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过程方法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3.1设立和实施药品监管过程

通过制定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划和目标,明确监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这包括确定监管范围、制定监管政策和标准、设定监管目标等。过程方法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全面考虑药品监管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规划和目标。过程方法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分析问题和确定监管措施。监管措施可以包括法规制度建设、执法监管、市场准入审核等。过程方法通过分析药品监管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并确保执行时符合程序和要求,提高监管效果。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药品市场情况和风险,为制定监管策略和决策提供支持。过程方法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更好地评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过程方法可以帮助监管机构评估监管的效果和实施的质量。通过设定监管结果评估的指标和标准,对监管工作进行定期、综合、客观的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可以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监管的质量和水平。过程方法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全面了解监管的需求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策略,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质量风险管理过程

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首先需要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通过过程方法,监管机构可以建立风险识别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潜在风险来源、识别潜在风险等。通过对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关键风险并确定重点关注的领域。一旦识别和评估了质量风险,监管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并持续改进。通过过程方法,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计划和措施,包括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管执法、提高市场监测力度等。不断地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质量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监管机构需要通过监测和反馈机制来跟踪质量风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通过过程方法,建立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药品市场信息、监管数据和相关反馈意见,以发现新的质量风险或调整现有风险评估。通过定期的回顾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促进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

3.3监控、测量和改进

监控是指定期对药品监管工作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监管活动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通过过程方法,监管机构制定监控计划和方案,确定监控的频次、内容和方法,包括对药品市场情况、企业合规情况、监管执法行为等方面的监控。监控过程中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反馈监管结果,确保监管工作符合规定,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测量是指通过采集数据和指标,对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结果进行量化评估。通过过程方法,监管机构建立合适的测量指标和方法,如药品合格率、市场监管覆盖率、监管效率等。通过测量,可以客观评估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改进是指在监控和测量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和完善。通过过程方法,监管机构根据监控和测量结果,开展问题分析和原因识别,确定改进方向和目标,制定改进计划,并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改进过程需要持续关注,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提升监管水平。

结束语

过程方法在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中,可以提升监管效率和效果,促进持续改进、数据驱动决策、透明公正监管,为保障公众健康和药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监管部门应深化过程方法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完善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监管能力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娟娟,张健,王峰.药品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J].医药卫生管理杂志,2021,35(10):54-58.

[2]李明,赵丽,王强.药品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8(5):23-28.

[3]张璐,杨帆,刘伟.药品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J].药学研究,2019,27(8):14-19.

[4]王磊,黄艳,刘凯.药品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必要性探讨[J].药品监督管理杂志,2018,11(4):45-49.

[5]谢芳,张勇,李海燕.药品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分享与启示[J].医药经济研究,2018,22(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