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高危滑坡区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多雨高危滑坡区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许金鑫

湖南省茶常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 41000


摘要:为了预防降雨和高风险地区的滑坡灾害,桥梁施工应全面分析滑坡灾害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本文以特大桥梁工程施工为实例,阐述了多雨高危滑坡区桥梁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风险区;滑坡灾害;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1 工程概况

耒水河特大桥工程位于我国南方,对于改善区域公路网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联系和该地区东西方向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呈东西走向,路线走廊带主要处于湘南丘陵地貌单元内,整体地势线路中间高,两侧低,地形起伏较小,一般标高 90~150m,最大标高 320m,最小标高 60m。该项目标段的地貌类型主要为丘岭山区、微丘岗岭、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三种类型,同时中间夹丘间谷地地形地貌。该地区属于中国中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雨水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382.6毫米,但分布不均,4-6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543.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0%。地表水体体系复杂,多作为饮用水水源地或农业灌溉用水。

路线所经大部分地段覆盖层、风化层厚度均较大,局部路段基岩出露较好。上层主要由季冲积层和残坡组成,相对较厚,冲积层主要分布在山区峡谷、河谷和阶地中;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斜坡坡麓地段,分布厚度变化较大,下伏基岩主要有砂岩、灰岩、煤层、等地层。根据地质调绘发现2处滑坡体,其中位于K73+900右33m处的滑坡体对拟建控制性桥梁稳定有一定影响。

2 滑坡对桥梁建设的危害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特点,一旦发生不仅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滑坡对桥梁建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桥梁结构安全威胁

滑坡可能导致桥梁基础不稳定,造成桥梁结构的损坏或倒塌。滑坡发生时,可能会引起桥梁所在地的地壳移动,导致桥梁发生位移、变形,甚至断裂,这对桥梁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2)维护成本增加

滑坡发生后,桥梁可能需要额外的维修和加固工作,这会增加桥梁的维护成本。例如,为了防止滑坡对桥梁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可能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增设支撑结构等措施。

(3)交通中断

滑坡可能导致桥梁部分或完全损坏,从而影响正常的交通流动。在某些情况下,滑坡可能完全切断道路,导致交通中断,影响救援工作和经济活动。

(4)环境影响

滑坡还可能对桥梁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改变水流方向、破坏植被等,这些环境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桥梁的损坏风险。

(5)人员安全风险

滑坡发生时,桥梁上的人员和附近的居民可能面临安全风险。滑坡可能引起桥梁坍塌,造成人员伤亡或失踪。

3 滑坡现状

耒水河特大桥跨越基本南北走向的耒水河,滑坡位于小里程段(东岸)右侧,外貌见图1。

图1 耒水河特大桥及右侧大滑坡地理位置

东岸斜坡自然坡度 40°~50°,地形总体呈上陡下缓,滑坡体沿耒水河横宽约 400m,垂直耒水河纵长约 120m,滑动方向基本垂直于耒水河,于线路方向基本平行,由耒水河特大桥SQZK-3、SQZK-4、SQZK-5 钻探揭露可知:滑坡体地层主要为坡积成因的粉质黏土、其余大部分为全风化砾岩及少量强风化砾岩,东岸的 SQZK-3、SQZK-4、SQZK-5 钻孔终孔深度基本深入河床以下 8m~10m,钻孔未揭露中风化岩,预估该滑坡体总方量超过 150 万方,滑坡剪出口位于耒水河河岸,滑坡体最高后缘距离耒水河河面高差 35m 左右,滑坡后缘下错3m~5m,滑坡两侧周界全部形成。垂直耒水河纵长约 120m,滑动方向基本垂直于耒水河,于线路方向基本平行,由耒水河特大桥 SQZK-3、SQZK-4、SQZK-5 钻探揭露可知:滑坡体地层主要为坡积成因的粉质黏土、其余大部分为全风化砾岩及少量强风化砾岩,东岸的 SQZK-3、SQZK-4、SQZK-5 钻孔终孔深度基本深入河床以下 8m~10m,钻孔未揭露中风化岩,预估该滑坡体总方量超过 150 万方,滑坡剪出口位于耒水河河岸,滑坡体最高后缘距离耒水河河面高差 35m 左右,滑坡后缘下错3m~5m,滑坡两侧周界全部形成。

图2 滑坡外貌呈条块状

滑坡外貌明显,滑坡平面起伏较大,呈条带块状分布,见图2。

滑坡与耒水河特大桥之间相隔一 U 字型自然沟,沟宽 15m~20m,沟深 20m 左右,逐渐变为自然坡,沟内植被茂密,树木丛生,沟底与耒水河河面高差 2m~3m,U字型自然沟南侧为一小山脊,耒水河桥台位于该山脊上,根据桥台 SQZK-3 钻孔揭露,终孔孔深为 55m,全孔均为全风化砾岩,岩性见图3、图4。

     

图3 SQZK-3 钻孔岩芯照片              图4 SQZK-4 钻孔岩芯照片

根据调查可知,几十年前耒水河东岸存在通村道路,目前该道路已被耒水河冲刷毁坏,荡然无存,依次判断耒水河对于东岸砾岩反复冲切破坏力量大速度快。

4滑坡成因及变形原因分析

(1)地质基础

耒水河特大桥附近几公里主要分布两种岩性,耒水河特大桥向南分布灰岩地层,岩性较好,耒水河特大桥附近及向北滑坡区范围分布以黏土层和全~强风化砾岩为主,岸坡自然坡度较陡,砾岩抗风化能力差,抗冲刷能力弱,泡水后易崩解,岩性差,为滑坡形成提供物质基础[1]

(2)河流长期下切冲刷

岸坡前缘耒水河水量大,流速急,耒水河长期冲切淘蚀,前缘大部分坡体被河水冲走,使得自然岸坡稳定性差,滑坡区滑动面常年历经饱水期和枯水期反复作用,使得滑坡稳定性在逐年降低,目前该滑坡综合分析处于不稳定状态。

(3)大气降雨

建设区降雨量丰富,大气降雨下渗进入坡体使之饱水,一则增加滑坡体重度,二则软化滑带物质,使得滑坡体稳定性进一步降低[2]

5滑坡处理及耒水河特大桥桥墩修建建议

滑坡距离耒水河特大桥约 15m~20m,之间为一U型沟相隔,该滑坡为一自然滑坡,耒水河特大桥修建与该滑坡不会发生直接关系,一旦滑坡产生滑动不会对耒水河特大桥直接影响,目前可对滑坡及U型沟设置地表监测点,一旦该滑坡产生较大滑动后影响到U型沟时再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实施工程措施。

根据钻探揭露可知,耒水特大桥桥墩处出露岩性表层为黏土层,下部深入河床以下 8m~10m(40m~50m 深度)均为全风化~强风化的砾岩,未揭露处中风化基岩,鉴于此桥桩设计采用摩擦桩,同时桥墩距离耒水河河岸 20m~30m,河岸出露全风化~强风化的砾岩,因此耒水河冲切淘蚀河岸的速度相当之快,鉴于此,对耒水特大桥桥墩建议如下:

(1)防止耒水河对桥墩前缘河岸的冲切,根据水文地质结果于桥墩前部适当位置,耒水河河岸平坦地建议实施2~3排钢筋砼灌注桩,灌注桩间隔布设,深入河床以下一定长度,灌注桩沿河流方向超出桥墩尺寸一定长度,灌注桩定设置钢筋砼连梁,或者在耒水河河岸适当位置其他河岸防护工程,确保桥墩前缘河岸长期稳定,二者择优选用。

(2)该段坡体自然坡度 40°~50°坡体较陡,同时经耒水河河流长期冲切,坡体自然稳定性比较差,桥墩距离河岸较近,进一步检算桥墩处坡体整体稳定性,如坡体稳定性较低,建议于桥墩外侧设置一排抗滑桩[3-5],确保该段坡体长期稳定,进而保证桥墩稳定可靠,抗滑桩向滑坡段延长3~4根,在桥墩外侧呈L型布设,防止滑坡滑动带动U型沟变形进而影响到桥墩。

(3)桥墩施工完成后及时建议做好地表排水,杜绝地表水进入桥墩范围坡体内[6-8]

(4)桥墩前部适当位置,设置深孔仰斜排水孔,排除地下水,杜绝桥墩范围内坡体饱水。

(5)对桥墩段设置一条深孔位移监测断面,一则指导现场施工,预警险情等,二则竣工后可作为长期监测使用,以更好掌握运营期间桥墩段坡体稳定性及变形情况。

6 结语

总之,滑坡是发生在剪切岩石和坡土裂缝表面的地质现象,在山区广泛发生。虽然通常不会在多雨高危滑坡区不会修建桥梁建设,若必须建设,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必须更加重视滑坡的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防护措施,有效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桥梁施工顺利完成,并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并在各类防护措施的支持下,保证边坡安全,避免滑坡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锋. 公路滑坡综合治理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 2019(10): 136-138.

[2]孙云龙, 王艳坤, 刘杰, 等. 强降雨与地下水作用下公路施工期滑坡分析与治理[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7): 50-55.

[3]兰志勇. 采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5.

[4]杨龙伟. 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D]. 西安: 长安大学, 2021.

[5]彭欢. 山体滑坡监测服务器系统设计与实现[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6]李凤敏. 某高速公路滑坡形成原因及稳定性分析[J]. 土工基础, 2022(4): 518-522.

[7]陈明. 滑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 江西建材, 2022(5): 124-125+130.

[8]李建文. 空天地一体化滑坡灾害实时预警平台设计与开发[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