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何园 古蔺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9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ICU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效果

重症监护室由于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诱发精神问题,引起重症监护室,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1]。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护理,促使患者尽早康复[2]。心理护理是一种系统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有助于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观察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9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9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有22例;年龄为38~86岁,平均为(72.6±5.1)岁;原发疾病:颅脑损伤18例、重大手术20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有24例,女有21例;年龄为39~85岁,平均为(71.3±5.2)岁;原发疾病:颅脑损伤15例、重大手术23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①符合重症监护室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与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昏迷、认知障碍的患者;②不配合临床护理的患者。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加强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采取合适的营养支持措施,对于可以经口进食的患者,需要多补充蛋白质和热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干预,确保营养充足;②加强病房管理,减少光线、噪音刺激,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播放轻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指导患者在适当范围内活动身体,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的发生;③加强家属探访管理,尤其是危重症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探访时间。

观察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后,动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患者意识清醒且可配合评估后,辅助患者完成各项心理量表评估,全面系统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结合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心理护理方案。(2)有效沟通:主动向患者介绍重症监护室环境以及特点,明确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原因,提升患者自身病情的了解。同时向患者普及检查方法、治疗方法,还需通过检查报告向患者介绍各项异常指标,明确异常指标和急性创伤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升患者对自身情况的掌握度。护士还需明确告知患者离开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科室的要求,鼓励患者自我监测、自我评估,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及护理中,转变患者对疾病的看法及态度,让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临床治疗。护士还需向患者普及重症监护室各项仪器设备的准确应用方法,消除患者的环境陌生感。护士需适当调整仪器设备的警报声以及噪音,营造安静舒适环境,减轻患者的不安感,让患者获得较好睡眠,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疾病转归。(3)家庭支持: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家属无法经常探访。护士需结合患者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家属探访时间,尽可能让患者有充足时间和家属沟通交流,缓解患者因不能见到家属或是与家属见面时间短产生的焦虑情绪。护士还需提前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明确家属态度、语气、行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让家属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家庭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ICU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结局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差异

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差异

组别

压力性损伤

肺部感染

谵妄

总发生率(%)

观察组(n=45)

3

4

3

22.2

对照组(n=45)

5

6

10

46.7

X2




5.236

P值




0.042

2.2两组预后结局差异

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结局差异 (天)

组别

ICU住院时间

总住院时间

观察组

8.9±2.1

19.6±4.5

对照组

10.6±4.2

24.8±6.2

t值

5.231

5.118

P值

0.042

0.041

3.讨论

重症监护室的发生,对于患者疾病转归具有较大的影响,会延长患者ICU住院时间,加重家庭负担,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3]。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患者不了解自身病情,每天接受大量治疗操作,治疗期间需和多项仪器相连,单纯的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最终导致心理崩溃,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等炎症物质的释放,严重影响生理功能与生理指标,最终对疾病转归、预后改善造成不利影响。心理护理干预要求护士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与个人需求,充分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理念,围绕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全面调节患者的认知、情绪、心态、精神,让患者以准确态度看待疾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ICU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降低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兰福旭. 集束化护理联合口腔冲刷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1,28(5):679-680.

[2] 秦桂华,宁蓉,刘加菊.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5):28-30.

[3]马珂. 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51-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