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范金凤 赵建蓉通讯作者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泌尿外科的护理实习生60名,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不同带教模式在该类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实施护理带教,乙组实习生理论及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甲组实习生,且乙组实习生上岗情况优于甲组实习生,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泌尿外科实习护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其带教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泌尿外科;护理效果

引言:

分层、分阶段的护理带教主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带教理念,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的带教目标、内容和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按照带教工作规划,制订阶段性的教学计划,达到对教学质量进行多层次的质量控制,最后,使学生在有限的带教资源下,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培训需要,从而提升指导老师的水平[1]。在泌尿外科,病人的排尿方式发生了变化,使护士的工作更加困难,所以,在临床实践中,指导护士学习有关泌尿外科的相关理论,以便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部分泌尿外科的实习生实施带教活动,并对其不同带教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泌尿外科的护理实习生6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实习生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实习生的人数均为30名,甲组实习生中的男女比例为5:25,年龄在21-25(22.65±0.62)岁,实习生学历为本科、大专和中专的人数分别为15例、15例;甲组实习生中的男女比例为6:24,年龄在22-26(23.15±0.12)岁,实习生学历为本科、大专和中专的人数分别为12例、18例。所选实习生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且实习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全部采取常规教学方式,即带教教师向实习生介绍、演示相关的临床护理理论,并分配学习任务。乙组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分层教学:以“面向全体护生,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护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科学的分层教学计划,让每个学员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从实习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分层次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得以提高与发展;本科护生的指导重点加强和培养对泌尿造口临床护理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大专的实习生应加强对泌尿造口临床护理的操作技能和批判思维,并对其多一些耐心、理解和关心;中专护生要侧重对其临床护理基础知识及专业情感的强化。针对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分类指导和临床护理作业,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估;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掌握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每一科的学习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2)分阶段教学:协助护士在实习的1~2月期间,做好泌尿外科护生的入职培训,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演示和讲解有关或操作的程序和要点。在实习第三至六个月,将负责1-2位病人,逐步从理论到实际工作的转变,达到对护理知识的转移与内化;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为男性病人留置导尿,备皮等。首先,要使护生解除心理上的担忧和思想包袱,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另外,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挑选有良好文化素养和身体条件的病人来做护理工作。指导护理人员在7-12个月内完成交接班,基础护理,术前检查,住院管理等工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所选护生地阿娇后的理论、操作的考核成绩及新护士的上岗情况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带教研究中,使用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带教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泌尿外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二、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的比较

研究显示,乙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优于甲组护生,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的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

甲组

30

85.62±2.60

84.15±5.62

乙组

30

94.56±4.15

95.12±5.11

T

-

3.612

8.441

P

-

0.002

0.015

2.2两组护生培训后上岗情况比较

乙组护生上岗情况优于甲组,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护生培训后上岗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护理操作

团队写作

适应能力

甲组

30

12.05±0.31

12.30±0.15

13.30±0.36

乙组

30

16.96±0.52

16.23±0.63

16.22±0.71

T

-

3.205

1.524

8.994

P

-

0.033

0.002

0.041

三、结论

传统的带教方式忽略不同学生的知识层次、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从而阻碍了护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研究中,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教学,其工作表现并不理想。分层分阶段的护理带教方式,在“面向全体护生,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类,并根据最优化的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能力、潜能和个性的最佳发展[2]。在本研究中,乙组护生采取分层分阶段的教学方法,根据护理专业的具体要求,对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和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逐渐走向能够自主开展的整体护理工作,实现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使护理人员的角色也从助手型护理转变为责任型护理,实现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发展[3]。本研究发现,乙组护生护理能力的考核成绩及上岗情况均优于甲组护生(P<0.05)。

综上所述,分层分阶段护理带教是一种较为创新的教学方式,其原则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与常规的护理指导方式相比,分层分阶段护理指导方式是针对护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护理人员的学习需要。该模式能有效地提升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综合考量学员的具体状况,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蕾,王琳,黄莉娟,等.PCMC联合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及教学质量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9):237-238.

[2] 拜合提亚·阿扎提,阿尔孜古丽·热合曼.基于"智慧教室"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4):4.

[3] 范建华,陈志永,黄欣坤.泌尿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BL结合目标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