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新能源生产中非标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锂电新能源生产中非标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任宝鑫

天津昊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省市     天津市   300401

摘要: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是一个涉及材料、设备、工艺的复杂过程,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是锂电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上采用非标自动化技术实现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关键技术,详细分析了设备结构与工艺控制方法,以及自动化产线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中采用的动力电池为锂电新能源,在锂电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自动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锂电新能源;非标自动化;技术研究

引言:锂电新能源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电池的生产制造在当今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着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主要是通过手工组装和半自动化装配两种方式实现,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标自动化设备成为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上重要的设备组成部分。非标自动化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在锂电新能源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  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上采用非标自动化技术实现锂电新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非标自动化设备结构与工艺控制方法,分析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上采用非标自动化设备实现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锂电池的生产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成卷,将电池的电极通过卷绕工艺,卷绕成一个圆柱形的电池;然后是配料,将各种物料按配方要求进行混合,制作成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然后是化成,将经过配料后的正负极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混合,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充放电循环后形成电池的成品;最后是检测与包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锂离子电池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多项检测与包装工序。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分切处理,将电芯按一定的比例分为正、负极片和隔膜。然后对电芯进行封装,在封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堆处理,以保证电芯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封装完成后,还需要对电芯进行检测与包装。

2  非标自动化产线技术介绍

非标自动化产线技术是指在传统自动化设备上增加非标准自动化设备,实现产线自动化生产的一种技术。与传统的标准化流水线相比,非标自动化生产线在生产流程和设备配置方面有所创新,并更加适合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组合,对此,传统的流水线技术无法满足要求,非标自动化产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针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中存在的问题,非标自动化产线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更低的人力成本。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要合理应用非标自动化生产线技术,保证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工艺的稳定运行。

3  设备结构与工艺控制方法

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的设备结构复杂且精细,由多个关键单元共同组成,其中包括电芯单元、极片上料单元、化成单元、极片装配单元、化成检验单元以及电池包单元等。这些单元涵盖了一系列的核心组件,如自动化设备、视觉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以及机械结构。

具体来说,自动化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池的上料系统、卷绕设备、成组设备、化成设备、包合设备以及极片检测设备等。这些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精确控制,为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视觉系统同样不可或缺,它主要由激光视觉系统和机械视觉系统构成。通过先进的视觉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键参数和特征的精确检测和识别。人机交互系统则包括了视觉检测设备和控制柜等组件。它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便捷的界面,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工艺控制无疑是实现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与调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精确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有效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工艺控制的特点。例如,某些工艺参数可能对电池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需要进行更为精细的调整和控制。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阶段和要求,灵活地调整相关参数,以适应生产过程中的变化。此外,工艺控制还需要与设备结构和其他系统紧密配合。只有在各个环节协同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锂离子电池生产。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的设备结构和工艺控制方法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在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中,才能够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性能,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4  自动化产线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多个生产环节,生产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将多种设备进行组合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包括了预包覆、极片切割、涂布、卷绕、电池检测等多个环节。其中,涂布环节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环节,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了涂布机的往复运动以及涂布头的上下移动。在涂布过程中,需要对浆料进行充分搅拌,保证浆料均匀涂布于电池的表面,同时要保证涂布精度。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涂布压力、速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需要对涂布量进行合理控制。在完成涂布后,要对极片进行裁剪处理。在切割环节中,主要包括了卷绕和端子的切割。在卷绕过程中,需要对极片进行固定处理,确保极片不会被卷曲或者扭曲。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中,自动化产线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诸多益处。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精确的控制和自动化操作,保证了各个生产环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此外,自动化产线技术还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总之,自动化产线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应用,为电池生产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控制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5  结束语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需要通过非标自动化技术才能实现锂离子电池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目前,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在行业内应用比较广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锂电新能源企业在进行非标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生产需求来进行设计和选型;2)锂电新能源企业需要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操作简单的设备;3)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未来,随着锂电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非标自动化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海刚,段朝伟.锂电池焊接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J].焊接,2016(1):61-64.

[2]周志华.手机锂电池中心定位焊接夹具的设计[J].机械设计,2012,29(5):73-75.

[3]朱宝华.光纤激光器在锂电池焊接中的应用[J].焊接技术,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