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提升血透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 2

优质护理对提升血透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陆海霞  张茹

常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  要】:目的优质护理对提升血透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血透室患者进行研究(2023.2~2024.2,共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3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32例),两组临床效果对比。结果  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室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血透室;常规护理

血透室是血液透析中心的主要科室之一,可以进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通常接收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肾脏替代进行治疗,让患者的肾功能更快恢复[1]。然而,血透室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优质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不断拓宽护理技术,改善护理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本文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血透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血透室患者(2023.2~2024.2,共64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对照组:32例,男/女:17/15例,年龄41~67岁,平均(52.18±2.09)岁;观察组:32例,男/女:19/13例,年龄43~69岁,平均(52.53±2.86)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在41~69岁之间;②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语言功能严重障碍或精神疾病;②不积极配合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给予对症护理、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宣教:大多数患者对治疗方法和病情状况有不同的认知偏差,从而不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过程,因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将患者的错误认知及时纠正,保证其了解病情状况、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同时,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手册发放、视频介绍等方式,促进患者疾病认知度提高。(2)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受日常生活限制、临床症状、医疗费用等因素的不断影响,从而出现不良情绪,使病情加重,对治疗效果不利。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与联络,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并给予鼓励与支持,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不良情绪。另外,引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倾诉等方式,促进患者身心放松,改善舒适度。(3)治疗护理: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渗血、红肿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更换敷料,进行充分消毒,在血液透析治疗后,及时进行包扎处理,并按压30分钟左右,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状态,确保清洁度。同时,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提醒其可能产生相关不良反应。(4)生活干预:引导患者饮食清淡,多摄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摄入刺激性、油腻、辛辣类食物,同时引导患者定期运动,注意运动量适宜,避免强度过大。两组同时护理30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由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项目包括病房管理、操作技术、护理态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然后询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状况,分数越高,患者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以SPSS24.0软件开展,(±s)与[n(%)]分析,检验用t、x2,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s,分)

组别

例数

病房管理

操作技术

护理态度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32

69.15±3.27

68.03±3.44

71.64±2.10

72.45±3.24

观察组

32

89.30±2.19

90.38±2.56

88.26±3.34

89.07±3.56

t

-

28.963

29.485

23.830

19.531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由于血透室患者透析治疗时间长、治疗次数多,致使一些患者产生抵触心理,并且担忧预后效果,严重者情绪激动,引起护患矛盾,不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基于此,在治疗过程中实施高效、合理地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在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原因在于,常规护理内容较单一,虽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常规健康教育,但是其缺乏针对性,因此,不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优质护理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护理方案结合,不断改进护理措施,按照透析室环境、科室制度等内容提出改善方案,将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分配至血透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给予专科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促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遵医嘱开展各项护理工作,从而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3]。此外,优质护理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治疗护理、生活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有助于身心健康,提升舒适度。生活干预中,让患者多摄入维生素含量高、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定期进行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从而使患者更满意此项护理服务[4]

综上,血透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丽霞,黄少花. 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1(19):215.

[2]何坤翠.优质护理对于血透室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观察[J]. 保健文汇,2021,22(17):146-147.

[3]冀叶云.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评价[J]. 科学养生,2022(3):113-114.

[4]曹丽义.评价优质护理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J].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2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