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中风急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中医护理在中风急症患者中的应用

石苗青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上海  201399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中风急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出本院收治的中风急症患者80例(纳入时间: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以简单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其中对照组中风急症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中风急症患者则实施中医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展开护理前,两组中风急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风急症患者的运动、日常生活能力指标对比(P<0.05)。结论:针对中风急症患者展开中医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预后,为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风急症;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中风又被称之为脑卒中,患者不仅发病急促而且病情变化迅速,同时该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1]。因此需要及时接受诊疗,并且采取切可行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护理服务通过整体辩证论治的手段来指导护理工作,对疾病的诊疗和康复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2]。有关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对中风急症患者预后康复中可以起到积极影响,不错,为了进一步了解中风中医护理的应用价值,现对本院收治的80例中风急症患者展开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随机遴选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间接受本院治疗的中风急症患者,共8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风急症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所有中风急症患者均符合中风诊断标准,所有入组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63岁至75岁之间,组内年龄均值为(70.4±3.4)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范围:62~76岁,平均为:70.2±3.8岁;

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注意观察患者的患侧肢体康复训练指导,并帮做好患者日常饮食等基础训练内容。观察组患者则展开中医护理服务,具体的护理措施为:(1)中医情志护理  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需要做好情志指导,根据个体发病因素性格特点、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对患者给予具体的护理方案指导。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护理过程当中解除患者的情绪障碍,告知患者情绪变化对其健康的危害,同时帮助患者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2)中医辩证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中医辨证论治,并且明确患者的疾病因素,针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针灸或者电针治疗,刺激患者苏醒,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对于高热惊厥患者,可以使用中药方剂、中药退热贴、退热汤剂等灌肠措施进行镇静退热处理。(3)对患者采取中医舒适护理措施。尽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舒适护理服务,促使患者能够更快的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FMA、ADL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1. 结果

护理前,2组中风急症患者的FMA、ADL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风患者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FMA、ADL评分(

组别

FMA

AD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76.70±4.58

84.72±3.04

78.83±3.45

85.12±5.81

观察组

76.67±4.69

92.25±3.92

78.79±3.39

92.65±5.52

t

0.076

9.965

0.864

7.675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中风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所以护理工作也相对困难,主要是因为中风患者的病情十分特殊,在康复治疗过程当中,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往往难以得到保障,会影响的护理质量。其次,中风患者康复治疗除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外,主要依赖于后期的护理工作指导,目前我国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尚且有待提升[3]。所以需要对中风患者展开丰富的护理措施,保证中风患者的康复效果。中医护理服务作为一种传统且治疗效果不错的护理方案,在中风患者预后康复中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物理服务具有独特的护理流程包括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等多项目的内容,中医护理理念在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展开针对性指导[4]。通过丰富的中医护理手段与措施,不断地将中医护理服务应用到实践过程当中。中医护理服务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情绪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患者的康复自信心,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5]。在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中风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总的来说,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服务能够取得明显作用,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娜,马晓敏,王瑞,等. 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8):114-116.

[2] 周红. 多维度中医护理模式干预对中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7):119-122.

[3] 黄海珍.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33):76-80.

[4] 衡思巧,李媛媛,张艳,等.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33):67-69.

[5] 张萍萍,熊航. 浅谈中医护理在中风吞咽困难带教方面的心得体会[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17):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