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李文韬

湖北杰诺建设有限公司身份证号:421127199511060431

摘要: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规模扩大,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发生变化。城市建设水平不仅影响社会发展,也关乎人们生存状况。因此,应充分关注城市建设,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市政工程特征,分析了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支持市政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  影响  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社会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将市政工程施工务实落实,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符合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频繁问题。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关键措施。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和乡镇建设逐渐成为重点,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服务已成为首要任务。然而,确定高质量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豆腐渣”工程问题表明,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仍存在不足,质量问题值得重视。劣质工程的出现不仅影响国家形象,也损害了百姓利益,因此,国家提出建设市政工程来促进国家发展,推出便民工程,但有时也面临适得其反的情况,这凸显了对工程质量问题的严肃性。市政工程涉及到工期较长、资金需求大以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如湿度、温度等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为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全面分析各个层面的原因。在施工前,需要做好预算,提前准备专业知识,了解每个工序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施工确实涉及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如发改委、规划局、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由于市政工程的复杂性和多部门参与,施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应对新的挑战。此外,市政工程涉及到各种管线和设施,可能会妨碍施工进程。由于市政工程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施工时间无法延后。同时,受自然因素如降雨、冻土、低温等影响,也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受阻。综合考虑,市政工程施工确实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完成。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3.1.单位对于施工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低

大多数施工单位在关注投标项目实施情况上存在较多不足,缺乏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难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妥善处理,甚至缺乏具备较强专业水平的现场监管人员,这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保障。施工人员对工作缺乏关注也会阻碍后续工作的展开。此外,一些施工单位资金匮乏,无法满足施工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导致工程中断,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增加了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要改善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具备足够的专业监管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关注度,并合理调配资金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3.2.材料

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确实至关重要。施工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构件等部分,是施工的基础条件。没有质量合格的材料,施工就无法进行。因此,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若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那么施工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市政工程中,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种类繁多的材料,若出现材料质量问题,将会对整个市政工程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标准要求,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3.3 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

在新时期,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对监理单位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要求监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监理工作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显示,当前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保障,管理水平较低,难以及时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并且无法有效进行质量问题的防控。此外,监理人员整体实力不高,导致现场监理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为改善这种情况,监理单位需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确保其专业素养得到保障。监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识别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监理单位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管理和督促,提高他们的整体实力和现场监理效果,以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责,保障工程质量。

四.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4.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

具体而言,质量管理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控制度,并严格按程序操作。这包括审批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工程计量质量否决制度、工程质量动态报告制度等各种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需要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监督,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试验检测等单位。在项目启动前,就应该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对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形成书面文件或会议纪要记录每个环节。各方单位需要树立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管控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效地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4.2做好专业人员的管理及素养的提升

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单位需要加强施工管理观念,同时提高施工安全性,做好现场监督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在施工前,单位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确保资金充足,避免资金短缺影响施工进度。此外,政府和监管部门在施工前也应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以防止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而牺牲整体实力,导致施工延误或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通过加强管理工作、强化施工管理观念、提高施工安全性、做好现场监督管控、制定适宜的财产规划、政府和监管部门进行施工单位考核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要求。这些措施的落实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高度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监管部门要提高对于市政工程重视程度。市政工程属于基础工程,会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如果项目施工无法有序推进,不但会导致施工无法按时结束,还会危害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经济亏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由专业素养较高的监理人员负责监理。

4.3 加强材料监管

为确保施工整体质量符合要求,加强材料监管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在采购原材料前进行审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并在送至工地前进行抽检,以避免使用低质量材料。其次,在材料运输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查,以确保材料完好无损,以满足施工需要。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加强管理至关重要。最后,采购人员应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以保证材料质量,提高性价比,满足市政工程的需求。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材料质量,保障施工整体质量符合要求。定期审查和抽检原材料、检查运输后的材料状况以及与可靠供应商合作等举措,有助于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可靠,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质量标准。只有加强材料监管,才能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结: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这将阻碍市政行业的长远发展。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施工单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控制各种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同时动态监督和管控施工各个阶段的情况,以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能够有序推进,从而保障工程整体质量。通过加强管理工作、规范施工流程、加大材料监管、强化现场监督等措施,施工单位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只有综合考虑并有效解决各种影响因素,动态监督和管控施工过程,才能确保市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符合要求,为市政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俊丞.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 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05-106.

2]余家俊.浅谈市政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2015243):99102

3]曾少锋.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13):54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