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法

吴华文

宁德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随着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的广泛应用,其火灾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应对此类建筑火灾时,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扑救战法,成为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必须深入研究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创新的扑救战法,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应对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具体规范和标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基于此,以下对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法

引言

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作为现代城市中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带来巨大的灾害和损失。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空间布局,传统的火灾扑救方法在这类建筑中可能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因此,探索适合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的战法,对提高火灾扑救效率、降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结构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结构主要涉及到多种空间结构形式,以适应其单层面积大、跨度大、层间高的特点。这些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这些结构形式的选择和应用,主要取决于建筑的跨度、荷载、使用功能以及美观要求等因素。其中,网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它由许多杆件以一定规律组成网状结构,主要用于建造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屋顶。网壳结构则是以曲面形式构成的薄壳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悬索结构则是由索网、边缘构件和下部支承结构组成,利用索的拉力来平衡外荷载。膜结构则是以薄膜材料作为受力构件,通过预张力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除了这些基本的空间结构形式外,大跨度大空间建筑还常常采用组合结构形式,以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的设计要求。例如,可以将网架结构与膜结构相结合,形成既有稳定支撑又有轻盈外观的建筑形态。在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问题。

2大跨度大空间钢结构建筑火灾特点

2.1火场升温快

由于钢结构本身的热传导性能强,火灾一旦发生,火势便能迅速蔓延。火源附近的钢构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极高的温度,这种快速的升温不仅加速了火势的扩散,还可能导致钢结构发生局部甚至整体的变形和失效。此外,大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性好,氧气供应充足,进一步促进了火势的迅猛发展。这种火场升温快的特点给火灾扑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消防人员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2.2内部可燃空间大且可燃物多

大跨度大空间钢结构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内部可燃空间大且可燃物多。这类建筑往往用于大型商场、会展中心等公共场所,内部空间开阔,装修材料、展品、货物等可燃物众多。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可燃物将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燃料,使得火场情况更加复杂。同时,大空间内的火势蔓延不易被控制,火灾产生的浓烟和有毒气体也更容易在大空间内积聚,对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造成极大的阻碍。在设计和使用这类建筑时,应充分考虑火灾防范和应对措施,减少可燃物的存放,加强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的建设,提高建筑的火灾安全性能。

2.3扑救难度大

由于火场升温快、内部可燃空间大且可燃物多,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火势蔓延迅速,消防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大空间内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对消防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钢结构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变形和失效,增加了灭火救援的难度。因此,在扑救这类火灾时,需要消防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迅速判断火场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确保灭火救援行动的安全和有效。

3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法

3.1做好辖区熟悉工作

消防部门需要对所辖区域内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进行全面的调研和了解。这包括掌握建筑的结构特点、材料使用情况、内部布局及功能分区等基本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梳理和分析,消防人员可以对建筑的火灾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为后续的灭火救援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消防部门需要加强与建筑管理方的沟通和协作。通过与管理方的交流,可以获取更多关于建筑使用、维护以及潜在火灾风险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消防部门还可以要求管理方提供建筑的平面图、消防设施分布图等相关资料,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和消防设施配置情况。定期组织消防人员进行实地熟悉和演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地熟悉,消防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的外观、入口、疏散通道以及消防设施的具体位置。通过演练,消防人员可以模拟火灾发生时的情景,熟悉灭火救援的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实战能力。消防部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将辖区内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的基本信息、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灭火救援预案等相关资料进行归档管理。

3.2加强火情侦察工作

这一环节不仅关乎灭火救援的效率和成果,更直接关系到人员的安全。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火情侦察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侦察设备和手段,如无人机、热成像仪等,对火灾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和记录。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火场内部的温度、烟雾浓度、火势蔓延方向等关键信息,为灭火救援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要注重火情侦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火灾现场情况瞬息万变,火情侦察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火势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精准指导。火情侦察人员还需要与灭火救援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他们需要实时向灭火救援人员传达火场信息,协助他们制定和调整灭火方案。同时,灭火救援人员也需要及时向火情侦察人员反馈现场情况,以便他们更好地调整侦察策略和重点。

3.3合理选择水枪阵地

这不仅关系到灭火效果,更直接影响到消防人员的安全。在选择水枪阵地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火势蔓延情况。对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由于其结构复杂,火势容易在多个方向蔓延,因此,水枪阵地应设置在能够全面覆盖火源,且便于观察火势变化的位置。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承重墙或易受火势影响的区域设置阵地,以防发生倒塌或破坏。水枪阵地的选择应便于消防人员的操作和移动。在选择阵地时,要考虑到消防人员进出、水带铺设以及水枪操作的便利性。此外,还要确保阵地周围没有障碍物,以便消防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安全因素在选择水枪阵地时同样不可忽视。消防人员应始终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防止被火势或热辐射伤害。在选择阵地时,要考虑火势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火场中的潜在危险源,如易爆物品等,确保阵地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结束语

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的战法研究,是保障城市建筑安全、减少火灾损失的迫切需求。深入研究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科学有效的扑救战法,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火灾应对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城市安全管理和火灾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城市建筑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畅.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建筑火灾的扑救战法[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6):77-78.

[2]袁军平.火灾下大跨空间结构抗连续倒塌评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9.

[3]尹亮,倪照鹏,范峰,等.大跨空间结构防火设防体系基础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6):742-745.

[4]贾大伟.大跨度建筑火灾扑救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7,(09):104+106+14.

[5]崔璟.火灾后大跨空间结构受力性能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