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债务审计对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预警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地方性债务审计对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预警作用

苏瑞萍

府谷县审计局 719499

摘要:文章围绕地方性债务审计对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预警作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地方性债务审计在财政风险预警中的重要作用机制。通过促进财政信息披露、开展财政风险识别与评估、强化财政内部控制以及发布财政预警信息及时应对等方式,地方性债务审计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对财政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保障地方财政的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地方性债务审计;政府;财政风险;预警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财政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规模过大、政策调整风险等财政风险,给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带来了挑战。地方性债务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和评估手段,对于提前发现和预防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征

1.1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概念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是指在地方政府财政运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损失可能性。它是指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发生波动或者出现偏离预期的情况,从而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性、可持续性和信用状况构成威胁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内涵主要包括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

1.2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主要特征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这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产生,从而加大了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风险。地方政府通过举债筹资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但是如果债务规模过大或者还款能力不足,就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而影响到其财政稳定性。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财政收入和支出产生影响,例如税收政策的变化、财政补贴政策的调整等,都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造成影响。地方政府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其财政状况产生影响,如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可能增加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程度。地方政府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其财政状况产生影响,如政府换届、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地方性债务审计对地方财政风险预警的作用机制

2.1 促进财政信息披露

地方性债务审计可以通过审核地方政府的财务报表和财政数据,发现和揭示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债务规模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了地方政府财政信息的披露和公开。地方性债务审计还可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债务使用情况、债务偿还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和评估,发现财政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财政信息披露意识和制度建设。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的公开和发布,可以增强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了解和监督,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政府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和披露水平。

2.2 开展财政风险识别与评估

地方性债务审计在开展财政风险识别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和债务情况的全面审计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地方性债务审计可以全面了解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分析债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发现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和潜在风险隐患。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政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审计和评估,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财政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地方性债务审计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形成综合的财政风险评估报告,提出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和建议措施,帮助地方政府及时了解和应对财政风险,保障地方财政的安全和稳定。

2.3 强化财政内部控制

地方性债务审计对地方财政风险预警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强化财政内部控制。通过审计工作,可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流程、财政决策程序等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发现财政内部控制存在的弱点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加强财政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降低财政风险的发生概率。

审计人员可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财政预算编制制度(图1)、资金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等,发现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完善建议,确保财政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适应性。对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财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监督等环节,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财务管理流程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建议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财政管理的内部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审查地方政府的财政信息系统,评估其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出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建议,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保障财政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图1 一种常用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编制流程

2.4 发布财政预警信息及时应对

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审计结果,撰写财政风险评估报告,详细介绍发现的财政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出合理的预警指标和建议措施,向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发布审计报告,引起关注和重视,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根据审计结果,发布财政风险警示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发布财政预警信息,提示可能存在的财政风险和危机,引起各方高度重视,采取及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防止财政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管理咨询和指导服务,根据审计结果和财政风险预警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帮助地方政府加强财政管理,降低财政风险,保障财政安全和稳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性债务审计在财政风险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促进信息披露、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强化内部控制以及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应对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对财政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有助于保障地方财政的安全稳定。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性债务审计机制,提高审计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财政风险预警中的作用,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樊玉玲.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7):175.

[2]吴迎新,衡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影响———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DID模型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41-45.

[3]洪小东.“财”“政”“法”: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三维架构———基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地方债务史的考察[J/OL].当代经济管理.

作者简介

姓名:苏瑞萍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87.03    籍贯:陕西榆林    职务/职称: 中级审计师  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经济责任审计,地方性债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