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3

新时期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策略

韩鹏

中交雄安建设有限公司,河北雄安,07170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建筑企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水平,需要配合使用战略理论工具及分析手段,研究并梳理建筑企业面临的发育经营要点。本文就针对此,以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的研究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本文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市场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施工企业的市场开发与经营方案,并对施工企业的市场发展和运营管理的保障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对有关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市场开发;经营工作

引言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建筑业也处在了相对良好的发展时期,这对于建设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巨大的利润空间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施工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对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进行持续的调整,并根据市场、政策、经济形势,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企业运营。

1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目前,国内建筑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市场的饱和。在拓展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拓展新的目标市场,比如扩大工程项目的资源等,建筑企业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不要盲从,只有如此,建筑企业才能打破发展的瓶颈,获得长远的发展,并在市场开拓中不断前进。首先,施工企业在制订经营发展策略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对市场环境、政策等外部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的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最好的管理,并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其次,把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目标分成几个小的阶段,设置多个阶段的小目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把阶段性目标确定为公司的工作重心。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更好的贯彻公司的战略,才能更好的发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

2新时期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营销模式同质化严重

目前中国建筑业面临着供给过剩、施工企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中国建筑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营销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然而,我国建筑业进入门槛低,市场调研不充分,市场调研不充分,市场调研不充分,市场营销手段较为单一。中国大多数的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状况的理论系统,在营销工作方面,仍然是依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无法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就造成了企业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公司在市场上的位置也变得模糊不清,营销的积极作用没有完全实现。而中国的一些施工企业,由于他们的营销理念比较传统,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营销方式上仍然是盲目的推广,这样不但不能起到对企业的正面宣传效果,反而会让消费者产生反感,这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不利的。

2.2企业抵抗合同风险的能力较低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有关合约法的不断健全,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建筑企业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有关合同和规章的不断健全,施工企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部分施工企业已建立了相应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就当前的形势而言,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2.3市场观念传统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冲击。因此,具有远见和理念的施工管理者们,已经开始对外国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吸收,改变了传统的营销理念,试图在建设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然而,仍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思维比较保守,没有及时转变市场理念,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战略

3.1企业战略定位

一方面,做好集中战略定位工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把重心放在房地产方面,要加强与区域内的房地产发展和投资产业的联系,建设物业投资,资产管理,物业价值链;另一方面,做好平衡战略定位工作。将建筑企业平衡战略放置在业务、经营模式、区域与现金流等方面。由于该建筑企业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住宅楼建设、物业管理费用收入的,还需要坚持不同经营模式的适度平衡,坚持以发展周边多区域战略为基础,实现现金流入平衡,最大限度规避财务风险。

制定大规模战略时,要不断把核心业务做大,取得规模效益。通过对地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支持关系进行梳理,拓展地产价值链的规模效应。企业需要在生产运营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网络模式,把业务的内容延伸到整个地产产业链上,形成协同作用,为建设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支持。

3.2企业市场开发目标

在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战略中,战略任务应放置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水平,帮助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各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制订一套有效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公司识别和实施正确的运作策略。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现代建设市场中,企业要确立自己的战略意图和战略任务,就要求企业要对自己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配合使用合理的方式提高企业市场应对水平。在建筑企业市场开发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关键性原则,如何分析企业现有发展潜力、发展优势及劣势。从外部环境角度分析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期间业务的机遇或存在风险问题,制定规避风险的市场开发目标。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平衡的原则,平衡好各种利益,近期和远期的平衡,整体的战略目标和功能,战略目标。

e6984745fccf30ef541fe6babe496810

图1 某建筑设计院市场开发流程图

建筑企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不确定、预测不准确的困境,同时也要在制订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灵活的原则,制订多个市场开拓和经营策略。抓住中国“中部崛起”的契机,建设资金营运与经营管控机制。扩大金融业务,建立长期的、战略性的商业合作伙伴,稳定的专业施工团队和供应商,使其在本地享有良好的声誉。

3.3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思路

提升企业施工资质。因资质等级不同,建筑企业在资质标准、注册资金、员工素质等方面也存在极大不同。如员工专业素质与企业内机械装备水平较低,则其市场开发与经营动力不足,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进程将难以得到根本上保障。

加强企业资本化运作,建立其股份有限公司,提升企业资金优化运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要求企业需要对内部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流动,着重关注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建立起现代法人集团组织,借助资本纽带带动现金流运转。着重分析财务管理期间面临的投资风险,配合使用渗透性战略、一体化战略方式,将生产经营风险问题降低到最低范围之内。

制定详细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扩大当地的市场占有率。配合使用以点带面向下延伸的技术手段,确保企业能够在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等方面均能够保持理念及设备的与时俱进。

建筑企业的利润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呈下滑趋势。为使企业能够平稳度过此阶段,还需要做好资金积累工作,在县市内开展生产经营业务活动。

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更加关注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建筑企业开发市场产品项目提供了崭新机遇。因为市政工程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所以,在目前的建筑企业的市场发展和运营管理中,企业还需要着重关注开发市政工程产品,保证此类市政工程产品的高科技和高组装程度,能形成独有的产品优势。

4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的保障体系

4.1加强建筑企业人才培养力度

建筑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全方位、全员、全过程控制的原则,保证施工单位的员工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也要注意把持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使企业员工肩负起推动建筑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的的重要职责。建筑企业人员管理工作不单是说教形式工作,客观评估人员管理活动短时间开展效果,及时发现存在于人员管理期间的各类问题。在施工企业,要注意加强对员工的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其共产主义信仰,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筑企业专业人才队伍管理期间,建立健全适宜的奖励机制,确保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教育活动中。

4.2做好建筑企业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考核

首先,明确绩效考核对象。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之前,必须确定考核目标,并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周期内,确定考核对象。

其次,利用“平衡记分卡”对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平衡记分卡能够对关键业绩评价指标进行有效的引导,保证其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对各个环节的指标内容进行全面、均衡的划分。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可通过平衡计分卡完成战略目标分解工作,最终将平衡计分卡的预测结果落实到各工作人员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中。同时,在战略目标分解期间,还需使用鱼骨图,对组织远景目标的实现工作进行关键划分。

再次,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工作分析,将考核对象的实际考核目标、被考核人员的岗位内容、工作性质和实际完成情况相结合,明确其工作产出,充分了解考核人员在岗位内能够达成的目标与采取工作方式。针对不同部门及不同工作岗位人员进行细致工作分析,确保制定出的绩效考核指标内容更为科学合理。

最后,要重视绩效评估的指标与标准的建立。结合绩效考核目标及实际要求,细化不同部门工作职责,在明确工作产出后,对同一工作产出的时间、数量、质量等环节进行全面衡量与评价。在现阶段,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组织绩效评价指标、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和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不同等级需要由上而下逐层分解,使构建起的责任保障体系更加专项可行。

4.3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控力度

必须强化工程建设单位的整体财政管理,强化全面的财务管理。仔细审查各个层次的理财业务授权,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内部初始化的约束功能,建立起一套全方位、多层面的财务安全保护系统,将防止会计舞弊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着重做好施工企业的财务组织机构的调整,责任分工的调整,财务管理过程的控制,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筑企业在进行管理改革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为会计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要使财务经理更好地参与到财务管理改革工作中来,就需要改进自身的管理能力,合理利用财务资本,合理地控制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风险。基于“互联网+”技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地满足了企业的财务数据管理需要,加强财政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财政工作的创新。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保持密切的关系,改变原来的数据传递机制,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从而对真实的交流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使财务管理过程得到优化,从而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有效,从而达到公司的战略转型发展的目的。

4.4做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企业能更好地跟上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提高自己在营销和运营过程中的整体效益,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会计规范化。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软件和系统的兼容性,并配置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企业分阶段运营阶段的数据资料进行充分的采集,利用现代的信息管理体系来监控和避免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等。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接受公众的全方位监督。为了更好地推动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施工企业的管理层也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软件的使用能力。持续改进财务网络化体系,保证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总体上朝着自动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完善智能化市场管理系统。现在,市场经济中的信息很容易获得,操作也很简单,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的管理层根据自己的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实现大数据的深度整合。对预算结果进行及时修正,使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力得到根本性的加强。加强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明晰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重视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分析管理信息的效果,并且给出具体的、实用的解决办法,保证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从根本上提高。

结语

在新时期,为了确保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健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专业的营销队伍,做好企业的市场开发,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提升公司的法制观念,提升公司的市场开发与经营水平。为此,建筑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开发市场,改进经营管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红莹.新时期背景下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3,38(9):32-34.

[2]孙湘禹.如何做好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J].中华建设,2020(2):57-59.

[3]容文.新时期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2):53-54.

[4]蒋茜媛,孟荃玮.新时期下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2(33):6-8.

[5]王东.试析如何做好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J].数字化用户,2023(41):11-12.

[6]张弘弢.新时期背景下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2(29):182-185.

[7]许科富.试论如何做好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9):2295.

[8]贾玉书.新时期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工作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21,18(3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