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测试生成算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集成电路测试生成算法研究

蒋焕

身份证号:330681198302205495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集成电路测试,实则对集成电路或是整个模块作出测量,将输出回应对比我们的预期输出,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性能优劣及其功能。目前,已成为检验设计、生产控制、分析失效的可靠手段。本文介绍了测试的基本原理、过程,阐述了成算法的具体性能,最后展望今后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集成电路;测试;生成算法

1 集成电路测试原理

1.1基本原理

被测电路DUT,假设为已知实体:原始输入x、网络功能集F(x),计算出输出回应y,同时判断y能否代表电路上的具体输出,如图。对测试来说,其目的在于测试输入,但测试系统重点是将测试输入投放于整个被测器件中,以原始输出管脚为起点,经采样后作出输出回应,以得到最后的结果。

IMG_256

1.2测试过程

(1)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其功能在于面向测试器件提供一定的输入,检测它的输出。根据相关指标,如服务能力、编程难度,其费用也不一样。

(2)测试接口

对测试插座进行选择,制作一份测试负载。

(3)测试程序

程序软件,涵盖了指令序列,如上电、向量以及检测输出引脚,同时包括输出信号、预期响应二者的对比等。

(4)数据分析

判定被测器件究竟是否达标;

为生产制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指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某些薄弱点;

2测试算法性能分析

2.1布尔差分法

布尔差分法,最早的提出者为Sellers。根据布尔方程式,得出测试集相应的表达式,计算故障的各个测试矢量。当布尔差分(df(x))/(dx_(n+1));f(x_1,…,x_n,x_(n+1))+f(x_1,…,x_n,(?)=1时,对数字逻辑电路进行敏化这一特性。它将电路看做是一个数学式,以完成缜密的逻辑推导。布尔差分法中,主路径法是极具典型的一种,将通路敏化融合至布尔差分法中,使其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过,该法也有如下短板:针对LSI、VLSI这些复杂的电路,在测试生成前应当反复接受高强度的布尔差分运算,难度非常大。

2.2PODEM算法

1981年Goel对D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PODEM算法。大致思路:故障在被激活后,继续追踪至它的原始输入,对原输入赋值进行搜索,仅需找到其中一条满足条件的,就可纳入测试图形。该算法属于典型的隐式枚举算法,有清晰的分支限界。它保留了穷举法的特点,通过逐个地输入赋值,对给定故障进行测试,减少试探的盲目性,省去了回退的次数。和D算法相比,PODEM算法在生成速度上要快的多,不过回退现象仍旧少不了。

2.3FAN算法及其扩充和发展

为提高生成速率,Fujiwara等又引申出一种FAN算法。对于回溯次数、时间包括扇出点,该算法均作出了较好的改进。FAN算法对现有的测试理念作了延伸,如Tops算法,就是最终的一种扩充结果。在FAN算法的整个历史上,Michael等首推的SOCRAT ES算法尤为典型。它将测试生成看做是对判决树进行搜索的整个过程,对FAN算法作了改良,使蕴涵比原来更完善。一组关于10个电路展开的实验得知,该算法下,回溯次数不超出10次,其故障覆盖率达到100%。同时,能够查找各条电路上的所有冗余故障。为此,SOCRAT ES 算法已成为行业中性能最优的一种算法。

2.4 TREESPOG算法

TREE算法一开始是由Chow dhary等人引出,该法可以将单输出的模板予以成功提取。同时,利用2个假设(1:图G中,假设子图集S仅限于某些子图,该类子图并不属于S中的任何子图;在S中,频数>1。2:在G中,假设每个结点v均有f条入边 ,它的前驱结点依次是Hl~ll ⋯u,且索引号都是唯一的,k[u,v]=i,l≤i≤f)将树形模板控制为v(v-1)/2。大致步骤:

1 )对G的各个结点,分别完成拓扑排序v⋯v。

2)X,j于任意2个结点Vi,Vj(1≤i,j≤n),以2个结点为根,生成一个最大子图,将其看做是模板Sm。

3)在模板库中,分析有没有和Sm功能完全等价的其他模板。若无,则需要再模板库中补充Sm;若有,则放弃Sm。SPOG算法,实则是对TREE算法作出的一种延伸,将模板增加了多输出。SPOG子图,其区间同样也是v(v-1)。

TREE、SPOG算法均属于代表性的模板提取算法,基于2个假设能够对其中的全部模板进行提取,对模板覆盖有极大的益处。

2.5 CONTEST算法

CONTEST算法是对选定的初始矢量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计算成本函数。CONTEST算法对组合及时序电路都有效,可以对一组故障、单个故障生成测试矢量,也可生成电路的初始时序,但三方面应用时成本函数不同。用CONTEST方法进行测试生成要优于其他方法,但有时会生成较多的测试矢量,因为试探时会选择相邻的矢量。CONTEST的另一个应用是寻找初始化矢量序列,使得电路从未知状态转到已知状态。

2.6 GA-BP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的理论是根据达尔文进化论而设计出来的,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大体意思是生物是朝着好的方向进化的,在进化的过程中会自动选择优良基因淘汰劣等基因。向好的方向进化就是最优解的方向,优良的基因是符合当前条件的样本基因。遗传算法主要分为选择、交叉和变异这三类操作完成淘汰机制,使训练后的自我进化按照条件朝着有力的方向进行,最终取得最优个体和解集合。一种算法的形成,需要编码、解码等。根据遗传算法,我们可以BP神经网络来对最优个体作出预测,同时对网络设定好初始权值以及阈值。经过训练,输出最后的预测样本。

3电路测试的发展趋势

在集成电路生产行业,测试的地位日渐突出。近些年,学者们屡次对测试算法作出了改动、优化,同时提出几种其他的生成算法.如层次式、专家系统以及BDD测试。为解决测试生成眼前的难题,有必要从IC CAD的视角,对设计、测试问题作出统筹把握,重点对可测性设计进行研究。关于测试生成,其后续的发展走向有:

(1)提高生成算法的运行效率。缩小搜索空间;探索新的搜索策略;增加电路单元的现有级别,由门级转向于模块甚至功能级。

(2)研发专家系统,探索相关的并行处理。测试生成,必须要借鉴过往的专家经验,结合被测电路上得到的结构信息,对专家系统进行研发。考虑到被测电路中包括不少故障,它们彼此是独立的。借助并行系统,能够将故障、测试两项任务交由若干处理机负责,以便对测试生成作出并行处理。

(3)可测性设计。关于电路可测性,泛指测试简便性,也可以是测试能力。有如下2层不同的理解:一是在有限的激励或是点位上,电路中的故障能否被成功地定位或是检测出来;二是假设故障是可测的,但其测试矢量要耗费很久的生成时间,在现实中难以做到。为设计一种可测性较高的电路,特定、构造设计法是行业中被公认的选择。特定设计法,即面向给定设计,对测试问题进行处理。然而,有不少设计不能选择该方法。该技术属于典型的试探性,并非系统性,其原则是用便捷、节约的方式,让给定设计变得更加的可测。而构造设计法,是面向一些通用的可测性问题,有自己成套的设计规则。如内建自测试(BIST),就是十分典型的一种构造设计法。

结束语

伴随电路结构的复杂化,集成度的持续提升,电路测试的难度在增加。尽管人类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付出与努力,但电路测试至今仍是全球公认的难题。除探索精准度更高的测试算法外,研发可测性设计技术,节省电路在制造、使用以及维护方面的成本,同样也是人们需要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于云华,石寅.数字集成电路故障测试策略和技术的研究进展.电路与系统学报,2021,9(3):83-91

[2]刘晓东.集成电路测试生成算法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9:l~20

[3]罗汉青,梁利平,叶甜春.基于遗传算法的随机测试生成技术探讨[J].电子测试,2013,45(1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