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喻春梅

绵阳市骨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入院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其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康复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脊柱骨折;系统化健康教育

前言

脊柱骨折是指脊柱的完整性或稳定性因外力作用而受到破坏,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1]。做好患者的系统化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能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还能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通过健康教育[2],患者能获得心理支持,增强康复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文章就此开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入院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8.35±2.41)岁;干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8.43±2.4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脊柱骨折的诊断标准;确认接受手术复位治疗;研究获批;患者具备沟通能力。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妊娠期女性;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护理配合度极差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脊柱骨折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和血压,确保患者状况稳定;对疼痛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以及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干预组脊柱骨折患者加强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如下:

全面的病情教育: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首要的是使其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骨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通过图表、模型和影像资料,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预期。

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阶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指导。包括床上活动、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和步行训练等。强调锻炼的渐进性和安全性,确保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既不过度劳累,也不因恐惧而避免必要的活动。

日常生活技能培训:针对脊柱骨折可能导致的生活能力下降,提供日常生活技能的培训。例如,如何安全地转移、穿衣、洗澡和如厕等。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指导,帮助患者重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脊柱骨折往往伴随着剧烈疼痛和长期康复过程,容易引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情绪释放技巧和康复成功案例分享,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护理与社区资源整合:在患者出院前,提供家庭护理的详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药物服用等。同时,整合社区资源,如康复中心、家庭护理服务等,确保患者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必要的支持和照顾。通过家访和电话随访等方式,保持与患者的持续沟通,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1.4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康复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3]

1.5统计学方法

为处理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2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康复有效率(%)

对照组

40

18

12

10

75%

干预组

40

22

15

3

92.5%

X2

4.501

P

0.034

2.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太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5

13

12

70%

干预组

40

21

16

3

92.5%

X2

6.646

P

0.010

讨论

脊柱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及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等群体。其症状包括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和瘫痪[4]。危害不仅在于身体功能的丧失,还可能导致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做好护理管理对预后至关重要,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然而,常规护理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难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相比之下[5],系统化健康教育注重个体化、全面的护理指导,通过教授自我护理技能、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中,系统化健康教育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

[6]。研究结果显示:即干预组患者康复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从康复有效率的角度来看,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这主要归功于系统化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科学、个性化的康复指导。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患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明确康复目标,掌握科学的康复方法,从而在康复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就护理满意度而言,系统化健康教育同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系统化健康教育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得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关怀和尊重,从而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仁芬,张秀娟. 脊柱骨折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价值研究[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1):166-168.

[2] 屈寒雪,苏敏. 脊柱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23):120-122.

[3] 罗小梅. 延续性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改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2,28(6):111-113.

[4] 张荣,王晶. 以病人信息需求为导向的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疼痛介质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1):158-160.

[5] 张英,高静. 环节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2):188-190.

[6] 王燕萍,罗敏娟,胡艳. 导向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