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感染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感染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探讨

张树林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重症感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西(中药灌肠+手指点穴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重症感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缩短临床体征改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重症感染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中药灌肠;穴位贴敷;手指点穴疗

ICU胃肠功能障碍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这一症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与重症感染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排便不正常、腹痛、恶心呕吐等[1]。若此类患者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除了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之外,还会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临床上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主要以西药为主,但是部分患者用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其恢复的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2]。中医学认为ICU合并感染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原因为胃肠功能失调、静脉受阻与气滞血瘀等有关,因此治疗时侧重于活血化瘀。为此,我院给予重症感染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47~79岁,平均(58.96±4.38)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平均(57.49±4.78)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胃肠道X线检查结果,且结肠袋明显加深,降结肠往下有线样阴影[3];合并肺部感染或颅内感染。

排除标准;合并原发系统疾病;接受过胃肠切除术。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抗感染治疗,静脉注射0.5~1.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2~3d一次。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1)中药灌肠。选择大承气汤,厚朴15g,大黄10g,枳实12g,丹参12g,桃仁12g,赤芍12g,芒硝6g。对于合并腹胀、呕吐者,可以加生地黄15g、党参15g、香附12g、藿香9g。将上述药方加入清水煎煮后留汁100ml,而后将其导入灌肠器,并在温度降低至40℃后灌肠,时间大约为10~20min,每日1次。(2)点穴按摩。用手指点穴按摩患者下肢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三个穴位,每日1次,每次15min。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可耐受肠内营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软件对比两组的资料数据,计数资料的主要表示形式为(±s)。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

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s,h)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

肠蠕动恢复时间

可耐受肠内营养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对照组

42

60.35±2.12

16.23±2.31

48.67±3.12

45.23±2.57

观察组

42

32.68±2.64

8.37±2.54

32.75±3.31

24.75±2.47

t

-

24.488

6.457

9.710

15.26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例,(%)]

组别

例数

消化道出血

呕吐

腹泻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2

2(4.76)

4(9.52)

2(4.76)

8(19.05)

观察组

42

1(2.38)

0(0.00)

1(2.38)

2(4.76)

2

-

0.346

4.200

0.346

4.086

P

-

0.557

0.040

0.557

0.043

3讨论

重症感染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长期缺血缺氧,对其胃肠道的灌注影响较大,若机体堆积大量的酸性物质与次黄嘌呤,就会增加炎症反应的发生率,导致体内释放大量的内源性细胞因子与氧自由基,导致大部分患者胃肠功能出现障碍[4]。西药治疗以广谱抗生素为主,治疗期间受到不当用药影响,可能出现耐药性,治疗效果不理想。,

中医学中,心是君主,而小肠为受盛之腑,若其无法吸收营养,可能导致心脏跳动乏力[5]。中医学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侧治愈调节肠胃功能,疏通经脉,促进其病情恢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主要因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主要成分为亚楠培南与西司他丁钠,前者可以对抗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抑制病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促进细胞浆体渗透压改变,从而清除致病菌;后者具有抑制脱氢肽酶的作用,避免其被分解。联合中医治疗,其中中药灌肠可以预防有害物质再生,避免过度损伤肠道粘膜;手指点穴疗主穴为足三里,同时配合上巨虚和下巨虚穴,具有补血益气的效果,促进胃肠分泌,改善胃肠功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给予症感染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小辉,胡斌,陈燕飞.中药灌肠结合穴位贴敷+手指点穴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8):183+185.

[2]李鹏程,严启荣.中西医结合治疗ICU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5):161-163.

[3]吴洪磊,李洪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5):120-121.

[4]鲁成龙.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与诊治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9):145-148.

[5]杨国强,谭梅傲,张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例[J].亚太传统医药,2023,19(11):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