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颈”钟

/ 2

敲响“颈”钟

吕雯雯1孙为双2

  1. 齐鲁医药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淄博255300);2.潍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00

你是否听身边的朋友这样说:‘我脖子酸痛,我颈椎不好,我胳膊不得劲,经常落枕’。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症状感觉,要小心了,这可能是颈椎病找上门了。随着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已成当代青年常态,低头看手机也不再只是成年人的专利,就连小朋友也天天捧着iPad。人们屈颈时间逐渐延长,颈椎病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大约每10个人就有一个患有颈椎病。传统观念里属于老年人的“专利”,如今也越来越多地盯上了年轻人。

一、什么是颈椎

颈椎于头部以下,胸椎以上,是人体中脊柱处于最顶端的节段,它使我们可以做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左右歪头以及向一侧转头动作。颈椎由7块椎骨从上向下依次排列构成,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上下相邻的两个颈椎骨通过椎间盘和韧带连接,上下两个椎骨的关节突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颈椎的椎体体积相对较小,呈椭圆形,在横突上有孔,被称为横突孔,其中有椎动脉和椎静脉走行;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脊神经和血管从中穿过。其中的脊髓就像我们一条河流,从颈椎开始‘流淌’经过胸椎,再到腰椎,再到骶椎。其中颈椎处于这条河的‘上游’,如果上游出现问题,下游一定会受到影响。上下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椎间盘就像是软糯的‘汤圆’,汤圆的皮是包裹在椎间盘外表的纤维环,汤圆的馅是椎间盘中间的髓核。颈椎受压后,压力传递到椎间盘,椎间盘受压后变形,凭借自身的弹力恢复形状。能够有效地减轻外力、压力对脑和脊髓的震荡,起到重要的缓冲、保护的作用,具有保护作用。

二、认识颈椎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临近颈椎的脊髓、神经根、椎间盘,这些结构任何一种出现病变,都被称为颈椎病[1]。人类的颈椎间盘在20岁左右就开始老化,弹性下降。正常的老化过程再加上长期低头颈部姿势不佳、不良睡姿、骨赘增生、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退化。颈椎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压迫或刺激颈椎的周围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大部分被颈椎病困扰的患者会出现头痛、颈痛、肩臂麻木和疼痛的症状,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肢体酸软无力、大小便失禁、瘫痪、心慌、头晕等临床表现。

三、颈椎病类型症状

1.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其他颈椎病的早期阶段。此型是症状最轻的,主要表现为脖子后方或两侧的颈肩部肌肉酸痛、僵硬。颈椎后侧和肩胛骨区域有众多的颈项肌肉群,如斜角肌、颈阔肌等主要起到保护颈椎,支持颈椎的运动和姿势,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的作用。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颈项肌肉紧绷无法放松,导致肌肉酸痛、僵硬,继而出现颈椎不稳定。这时候身体的种种表现在警示我们:肩颈肌肉已经很疲劳了,如果再不重视就要变成更严重的颈椎病[2-3]。这一类型往往是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不良姿势等导致,患者会出现无法做点头、仰头及转头等活动,在照镜子时会发现脖子歪向一侧。这时候到医院拍个片,会发现原本向前屈的颈椎曲度变直,存在颈椎退变,颈部肌肉劳损。这一类型的患者基本不需要特殊治疗,仅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症状就会大大减轻,甚至痊愈。建议尽量缩短低头伏案办公、玩手机的时间,矫正姿势,用颈部写“米”字等活动适当拉伸和放松颈部肌肉,有效预防颈椎病。

2.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当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会影响到神经根。神经是十分脆弱且敏感的,一旦受到挤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每条神经根发出的神经都支配着特定的区域,该区域里的感觉、运动都受其控制[4]。就像河流的分支,流至不同地区,起到灌溉本地区的作用,如果上游的河流被截断,下游就没水了。当神经根受到影响以后,它所控制的区域会出现的异常症状,如从肩部开始,延伸至手指的方向出现放射性的疼痛、麻木或虫爬样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80%的患者无需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用药和牵引、生活中注意调整姿势、更换合适的枕头等方式得到缓解,但这种保守的方法不能阻止症状的复发。

3.椎动脉型颈椎病

当颈病变压迫椎动脉时,出现的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的作用是输送血液到大脑,当颈椎发生病变并压到椎动脉时,患者会出现大脑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同正在灌溉的水管突然被重物压迫后,水压变小,远端水流量变小,灌溉面积缩小。患者会出现头晕、眩晕、眼花、耳鸣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突然倒地,但此时意识仍然清醒。这一类患者不建议做突然转动脖子或做出后仰动作,会进一步增加对椎动脉的挤压和刺激,加重症状。正常情况下,上下相邻两个椎体通过纤维环、韧带紧靠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加,韧带变松弛。比如仰头动作,原两个椎体一起活动,由于起固定作用的韧带松弛,关节不稳,这使得颈椎相对于以前更容易活动,两个椎体运动步调不一致。一方面,这种椎骨间不正常的过度活动就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骨赘的形成、椎动脉的挤压、交感神经的刺激和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刺激。另一方面,反复牵拉和刺激椎动脉表面的交感神经、神经末梢,神经受刺激后会引起椎动脉痉挛,出现椎间孔狭窄,进而压椎动脉,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对于这种类型的颈椎病,首选保守治疗,如佩戴合适的颈托,减少对椎动脉的挤压,除此之外,注意日常姿势矫正、应避免突然转动颈部或向后仰[5]。

4.脊髓型颈椎病

当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出现脊髓变性损伤,严重可致残。由于脊髓受压的程度个体差异性极强,这一类患者异常表现具有多样性,甚至是同一个患者左右两侧轻重不一致。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程度、部位和范围而异。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双上肢精细动作困难,如双手不灵活、无力、无法提笔写字、无法系鞋带和纽扣、无法使用筷子等。双侧下肢主要是双脚发软、走路不稳,行动缓慢,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若出现以上症状,就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来院就诊。

5.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是颈椎病里最复杂的一种类型。由于椎间盘退变、关节不稳等因素,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产生交感神经功能异常。这一类颈椎病主要是患者主诉头晕/眩晕、眼花、耳鸣、手麻、心悸、胸闷等。这一类型的颈椎病以患者主诉为主,客观表现少,较难诊断,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因此首选保守治疗。由于本病常常睡眠状态不好或者情绪波动后诱发,所以改善睡眠和调整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治疗。

四、预防颈椎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发生都是从最轻的颈型颈椎病发展而来,所以从源头上堵截颈椎病尤为重要。首先,轻型时应足够重视,积极预防。如:①改变不良姿势,严禁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刷手机,每40分钟到1小时应起立,放松颈部肌肉。②“高枕不一定无忧”,建议选择10-15cm厚,软硬度、弹性适中的枕头,长度比肩膀要宽一些。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进行缓慢屈、伸及旋转颈部的运动,以及颈后部肌肉等长收缩抗阳运动,强化肌肉力量。④适当热敷,用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其次,颈椎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要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培养青少年颈椎健康意识。如若出现颈椎病症状,在治疗和预防的同时,医护人员、家属等要做好其心理健康疏导。

参考文献

[1]李真真,等.颈椎病的发病及相应影像学表现[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9(2).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骨伤,2022(2).

[3]吕凤立,等.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21(3).

[4]马继媛,等.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20(5).

[5]陈亮,等.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3).

【作者简介】吕雯雯(1995.08-),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齐鲁医药学院康复医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