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冷链物流发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发展探析

聂超

青岛工学院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为保证农产品更高品质的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在其运输存储过程中,就需要冷链物流为其保驾护航。目前,中国供应链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龙头企业分别是顺丰、京东物流。顺丰地网由中国数以万计的营业网点、自动化中转场、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庞大的仓储面积、以及人性化的客服呼叫网点和最后一公里网络组成,顺丰的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快递公司。顺丰在直营转运中心数量、自持土地规模以及自动化设备投入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干线运输环节,顺丰自有车队规模也远超同行。此外。顺丰还积极与国家铁路总局合作,依托高铁、普铁资源开展冷链物流业务。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顺丰对冷链物流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都进行了大量投资,进一步实现多样化的配送需求,凭借冷链运输的资源优势完成最终配送。在现有物流体系的基础上,顺丰还开发建设了多样化储存方式的仓库和冷藏设施设备,为其进一步拓展生鲜物流市场和最终实现冷链运输提供了保障。“顺丰冷运”是在整合顺丰现有物流、电商、门店等资源的基础上,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冷运仓储、冷运干线、冷运宅配、生鲜食品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其针对的客户包括食品企业、生鲜食材市场、餐饮企业、生鲜电商等。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冷链基础设施短缺

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但近些年随着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技术装备的更新迭代开始加速,尤其是随着5G通信、大数据、物料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在冷链物流的应用也加速落地。在冷链物流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现代化的冷冻冷藏技术与设备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所采用的制冷工艺和技术方法水平都较为滞后,技术无法突破,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损耗过高现象得不到改善,行业飞速发展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脱节。农产品冷链物流所需的运输仓储设备陈旧落后,冷藏车数量不足,现代化冷库容量不足,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2.管理制度不完善

冷链物流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全程低温保存,但在实际当中,作业人员由于操作不规范,以及在管理上的不当,导致供应链脱节。第一,对全程低温的观念认识不足,比如对一些农产品没有进行田间预冷,即便在运输中使用冷藏车,也还是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外表看似没有问题,内部已经开始劣变,致使其货架期缩短。第二,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冷链物流的成本,间断性的关闭制冷设备,造成冷链中断,可能对药品的成分造成了破坏,威肋、人类健康。第三,冷链配套设施不健全,在中转的过程中,未能实现全程冷链。

3.冷链人才较为短缺

冷链物流操作的各个环节涉及许多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物流学、医药学、机械设备技术及冷冻食品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先解决好冷链人才问题,才能使得冷运服务能够按照

专业的标准运作实施,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兼具成本控制。顺丰冷运部分管理人才虽已学习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经营要求,但冷运部门大多数人员为原先的快递部门内部转岗,而

外部招聘的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总体而言不少员工缺少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了解,造成企业具备冷链物流管理及运作的人才不足,从而出现一些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影响整体的冷运服务水平。

4.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顺丰冷链信息方面的设施与技术虽然是建立在速运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的, 结合了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 全球 GPS 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物流信息技术, 但由于冷运的特殊性, 对顺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顺丰在这些环节的信息化能力很高, 拥有自建的冷链信息系统, 但是由于地域的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和网点的不断扩大,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做到尽善尽美, 那么冷链物流信息可能会造成信息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这就促使公司建立完善的覆盖所有地区的全面集成的生鲜冷链信息系统, 建立综合的生鲜物流信息系统, 构建各方交互使用信息的公共平台, 打开信息闭塞的通道让信息通畅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对策

1.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降低冷链物流配送和库存成本。优先选择全程冷链配送策略,抓住顺丰优选消费者的有利条件,主动吸引用户,提升消费者的专一度。采用全程冷链配送实现追求高效率、高倾向、高规范的高端客户需求。将冷链配送、航空运输、对点速运进一步优化升级,让冷链配送各个环节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成本的有效划分也能够延伸冷链配送范围,降低配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投资收回的周期较长,整个运作过程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如果只凭借政府或者只凭借企业是无法满足冷链配送基础设备的开发条件,这就要求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投资和管理。

2.规范管理制度

顺丰速运冷链业务由于管理自主性不足和质量监管不全面导致冷运货品在配送中出现货品损坏或时效延误等现象的频繁发生。要保障货品安全且高效的配送,顺丰冷运应健全质量监管体制,运用到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去。要让消费者或客户收到完好品质的产品,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首先得把控源头产品的品质,其次是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冷运服务质量操作标准及要求,最后就是完善质控监管体系,以确保全程服务按标准执行。根据顺丰冷运投诉的案例来看,服务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最后的操作执行和监管问题。因此,顺丰冷运需要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以及设立严格的监管、赏罚体系,以保证全程按照标准执行,提升服务品质,降低投诉率。

3.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可以通过与大力扶持本校冷链专业人才的重点大学达成合作关系,采用校企共营的形式,成立单独的冷链物流部门,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进行统一配送,不断扩大校园配送集体,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公司需要完善人才配备体系,包括人才引进、内部转岗、配套学习等;并进一步完善员工福利和员工晋升机制,以解决物流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从而全方位保证冷运业务发展所需的人才配备。
4.完善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共享。这样可以实时了解食品的运输情况和温度变化,减少食品安全的风险。

加强冷链过程动态监管力度。国外的冷链物流发展之所以如此稳步健康,不仅是因为政府实行了统一的行业规定,而且企业也被各方大众监督。加强检查力度是促进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的一种方式。此外,还要实现对重要流通环节的有效掌握,确保冷藏产品在各流通环节中的质量保证和新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