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与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与应用研究

赵敏

511325198809051824

摘要:工程测量是工科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精准的思维、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工程测量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工程测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和仪器操作,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本文针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工程测量课程的背景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应用和建设。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思政与工程测量课程的融合和创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应用

引言

工程测量课程是工科专业中的关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单纯的技术培养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因此,将思政教育与工程测量课程相结合,旨在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一、思政教育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测量作为一门技术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班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工程测量活动对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教育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诚信原则,促进工程测量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工程测量课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思政建设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

(一)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应用:

1.课程内容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导向融入

在工程测量课程的设计中,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导向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工程测量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工程测量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测量工作在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准确测量对于工程质量、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测量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培养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从而在实践中更加注重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对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

2.思政素养培养与学科知识结合

在工程测量课程中,思政教育可以与学科知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工程测量作为一门技术课程,学生往往更加注重技术细节和操作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与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相关的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测量活动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测量中的道德难题,使其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兼顾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达到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二)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中的应用

1.运用案例教学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真实的工程测量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深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讨论案例中涉及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测量活动背后的价值取向,提高其思想道德素养。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工程测量知识。

2.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工程测量课程中,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除了传授理论知识,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测量中的问题,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提升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三、促进思政与工程测量课程的融合和创新的措施

(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1.建立思政教育与工程测量课程的联动机制

为了实现思政与工程测量课程的深度融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紧密的联动机制,确保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首先,可以通过制定联合教学计划,将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入工程测量的课程体系中,以确保学生在学习工程测量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思政内容。其次,设立联合课程设计小组,由思政老师和工程测量专业老师共同组成,共同研发融合性课程,确保思政元素与工程实践相辅相成。此外,建立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平台,促进思政与工程测量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2.探索培养工程思政领军人才的有效路径

为了培养具备深厚思政素养和专业工程测量技能的领军人才,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培养路径。首先,通过设置专门的工程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思考伦理、社会责任等问题。其次,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工程测量知识,同时考虑其对社会的影响,培养跨领域思维。此外,建立导师制度,由思政教育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确保其既具备深厚的思政底蕴,又具备扎实的工程测量技能。

(二)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

1.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工程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深刻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伦理、文化多样性等问题,培养他们具备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打造思政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创新平台

为促进思政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建立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这可以包括建立工程实践基地,提供真实的测量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思政理念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创新竞赛、项目孵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将思政理念融入工程实践中,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培养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四、结论

工程测量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应用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的必然需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和挑战,并提出了促进思政与工程测量课程的融合和创新的有效措施。我们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工程测量课程的思政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索俊锋.OBE理念下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06):154-164.

[2]付建,谢冰莹.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与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9):136-137.

[3]孙洪飞.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才智,2023,(13):61-64.

[4]周拥军,段海娟.工程测量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06):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