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老年患者家庭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心衰老年患者家庭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探讨

李媛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330

要:目的:探讨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在改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期间,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示出明显优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P<0.05)。结论:延续性家庭护理模式对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来说是有效的,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家庭护理;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年龄、伴随疾病和身体功能退化的原因,面临更多的治疗和护理挑战。在这种情境下,家庭护理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进生活质量、减少医院再次入院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医疗模式逐渐从医院向社区和家庭转移,这一转变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的管理[2]。家庭护理模式在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65至85岁,平均年龄为(74.50±6.33)岁。伴随疾病包括高血压(30例),糖尿病(20例),以及其他慢性病症(1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66至86岁,平均年龄为(75.25±5.94)岁。伴随疾病方面,高血压(32例),糖尿病(18例),以及其他慢性病症(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以及伴随疾病等基本信息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期间均接受了标准化的医院治疗和护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家庭护理服务。这包括了定期的随访电话,主要是由护理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并提供基本的健康指导。此外,患者及家属接受了一次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培训,主要涉及疾病知识、日常生活管理、饮食调整和药物遵从性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家庭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还实施了特定的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1)个性化护理计划:基于患者出院时的具体病情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家庭护理计划。这包括药物管理、体力活动计划、心理支持以及疾病监测。(2)家庭访问:由专业护士团队定期进行家庭访问,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监测疾病症状及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同时对家属进行护理技能的培训。(3)远程健康监测:通过电话或线上平台进行定期的健康咨询和病情追踪。此外,使用电子设备(如心率监测器)来远程监测患者的关键生命体征。(4)心理和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包括应对慢性疾病的压力管理、心理健康咨询以及社区资源的链接。(5)健康教育加强:强化健康教育,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识别疾病加重的早期迹象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1.3观察指标

采用了心衰自我护理行为量表来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包括若干条目,涵盖药物管理、监测症状、饮食控制、体力活动和定期随访等方面。生活质量的评估通过使用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该问卷包括多个条目,涉及到物理、情感和社交功能等方面。以上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越高,多项评估指标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将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为比较两组间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方面的差异,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值设定为P<0.05。

2.结果

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值为(85.75±3.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值(78.25±4.93)分。这一结果表明,实施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后,心衰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平均值达到(40.50±2.74)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值(27.25±3.16)分,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这一结果反映出,在家庭护理干预的影响下,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管理、症状监测、饮食控制和体力活动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分)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

观察组

40

85.75±3.87

40.50±2.74

对照组

40

78.25±4.93

27.25±3.16

t

7.568

20.036

P

0.000

0.000

3.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复杂性和慢性进展特点使得患者面临着持续的健康挑战。老年心衰患者通常存在多种伴随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这进一步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复杂性。心衰不仅限制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从而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这一群体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大的临床和社会意义[3]

研究实施的家庭护理模式是针对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特定需求设计的。该模式不仅包括了基础的医疗和生活护理,还强调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定期家庭访问、远程健康监测、心理和社会支持以及强化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这一综合性护理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医院再次入院,同时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4]。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这说明,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服务,个性化和连续性更强的家庭护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心衰老年患者的具体需要。特别是在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提升,反映了患者在药物管理、症状监测和日常生活调整方面的进步,这对于减少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医院再次入院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心衰老年患者而言,实施个性化的家庭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增强其在疾病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可以作为心衰患者的长期护理策略加以推行。

参考文献:

[1] 张凤侠.心衰病人的家庭护理模式探讨和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 2021(018):000.

[2] 张春娥.家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

[3] 张春娥.家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 038(004):323-326.

[4] 李翔袁雯睿刘亚贤张靖.双心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女性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有效性和价值研究[J].东方药膳, 2021, 000(00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