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老年心血管病患的护理管理风险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探析老年心血管病患的护理管理风险与防范

李琳琳

泰安市中医医院   山东省   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与防范的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划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予以干预,其效果十分显著,患者满意度极高。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病;护理管理;风险;防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与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动脉硬化、血管壁变薄、心肌功能下降等。老年人常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病症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老年心血管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见的症状有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能较轻,甚至没有明显疼痛感。此外,老年人常常伴有认知功能下降,对症状的认知和表达能力较差,容易被忽略或误诊,患者一旦患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很重要[1-2]。基于此,为了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择取56例到我院进行医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8:10例,年龄最高、最低分别为85岁、67岁、均龄(76.26±2.16)岁。病程1-15年,平均(8.50±0.04)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6:12例,年龄最高、最低分别为86岁、66岁、均龄(76.31±2.22)岁。病程1-14年,平均(8.08±0.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安全防范护理措施。

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1)评估风险: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因素,评估风险可以帮助护士确定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2)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这包括制定针对患者特定需求的护理目标和护理干预措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鼓励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4)提供药物管理:老年心血管病患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护士需要负责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频率和不良反应等,护士应该提供正确的药物教育,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相关的风险。(5)定期复查和监测: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这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6)提供心理支持:老年心血管病患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这包括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困惑,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7)家庭教育和支持:护士应该向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家庭教育包括药物管理、急救措施、应对紧急情况等内容,以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减少风险的发生。

1.3评价标准

(1)满意度;(2)护理风险事件。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各组满意度,见表1。

表1组间满意度分析(±s)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

环境管理

职业素养

服务态度

操作水平

观察组

28

85.43±5.34

83.24±3.41

84.24±4.12

85.51±2.13

85.34±6.45

88.21±2.31

对照组

28

73.21±5.31

73.21±3.31

73.64±4.11

75.12±2.32

74.34±6.55

75.31±2.21

t值

-

8.586

11.168

9.638

17.456

6.331

21.352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比较各组护理风险事件,见表2。

表2组间护理风险事件比较(n,%)

组别

例数

护理风险事件

总发生率(%)

观察组

28

2

2(7.14)

对照组

28

8

8(28.57)

χ2

-

-

4.382

P值

-

-

0.036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早期识别老年心血管病患的风险因素和潜在问题,从而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护理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能够了解每位患者的特殊需求和风险程度,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管理方案,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3]。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识别可能导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如跌倒、误吸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风险,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集中在高风险患者身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护理效果[4]。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更低。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管理时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予以干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依婷. 探析老年心血管病患的护理管理风险与防范[J]. 基础医学理论研究,2023,5(2):8-10.

[2] 吴瑶.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9):53-56.

[3] 于爱荣,苏静,苏琳. 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及其防治[J]. 健康之友,2021(12):219.

[4] 李萍.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19,6(43):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