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特色护理经验

/ 1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特色护理经验

张小红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长寿  401200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多系统受累结缔组织病,不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更是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中医在治疗和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上有着显著作用。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又有哪些护理措施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1.中医如何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多器官损伤。中医将该病归为“蝴蝶疮”、“日晒疮”等范畴,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病因又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所引起,再加上外因的邪毒入侵等,从而发病,因此中医常用整体调理的方式,以达到清热解毒、养阴益气的功效。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

(1)禀赋不足: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否和先天禀赋有着密切关系。若先天禀赋不足,则体质虚弱,更易受到外邪侵袭。这也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肝肾亏损:在中医中,肝肾同源,两者可以相互影响。若肝肾亏损则会导致患者气血失调,不能濡养筋骨肌肉,从而更容易受到外邪侵害,引发疾病。

(3)湿热痹阻:中医认为湿邪和热邪是两大根源,容易造成患者经络堵塞,导致气血不畅。当湿邪和热邪痹阻经络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这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症状之一。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特色护理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护理优势

(1)辨证论治:中医护理主要强调个体化和辨证治疗的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护理,且根据患者的证候不同,采取不同方案。例如针对热毒炽盛的患者,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常用的方式有中药汤剂或是针灸等。

(2)整体调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且各脏腑之间都有着相互联系,可以互相影响。因此中医护理还注重整体的调养。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作息以及运动和休息等方面,全面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3)调理脏腑功能: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因此中医还注重护理调养患者的脏腑,通过各种方法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以达到调节患者免疫的功效。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护理

(1)针灸调理:针灸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刺激患者的特定穴位,以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有助于缓解患者由于疾病所引发的关节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来说,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还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采用针刺、艾灸等方法。

(2)拔罐治疗:拔罐可以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疾病活动期的症状。拔罐时,可以选取患者背部的膀胱经、肾俞和肝俞等穴位,用闪火法或是抽气法进行吸附,留置10-15分钟,每周进行2-3次治疗,持续3个月左右,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但在拔罐时要注意避免烫伤患者皮肤,同时还要清洁消毒。患者拔罐后避免吹风和洗澡,以免寒气入侵。

(3)饮食调节:可以根据患者的证型不同,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例如热毒炽盛型患者多为烦躁不安、面红目赤,部分患者还伴随口腔溃疡等症状,因此在饮食上宜食用清淡易消化、且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例如绿豆、黄瓜或是冬瓜等,避免食用煎炸油腻和辛辣刺激类食物;而肝肾阴虚的患者则表现为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低热盗汗等症状,可以食用滋阴养肝类食物,例如鸭肉、枸杞等,同时还要避免食用温燥类食物,如羊肉;气阴两虚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和气短等症状,因此饮食要以益气养阴为主,可适当食用麦冬、人参等,同时要减少进食生冷食物。

(4)情志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再加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外貌的改变,可以引起焦虑、恐惧等情绪。若情志不畅,则有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情志护理尤为重要。首先沟通是关键,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当注意观察患者情绪,了解其真实感受和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患者调整心态。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等方式减缓心理压力。

(5)运动康复:通过适当运动,可以调节患者身体的内部环境,达到辅助治疗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传统的太极拳和八段锦有助于调和患者气血,平衡体内阴阳,在放松心情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关节操保健,活动腕关节、指间关节以及颈关节等,有利于通利关节、改善循环。

中医特色护理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饮食调整、情志调节以及运动康复等方法,再配合拔罐、针灸和中医治疗,可以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增强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