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实践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实践案例分析

吴发国

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邮编:236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背景的变化,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成为关注焦点。为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挑战,本文以混凝土浇筑技术为例,对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强化人员培训等解决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实践案例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施工的常见环节,也存在着浇筑不均匀、渗漏裂缝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需要不断探讨创新施工技术,加强现场管理,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是建筑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任务有序展开。施工技术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法规标准,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以及规范的施工流程。现场管理要注重协调与沟通,确保各参与方之间的有效合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延误工期和增加成本。同时,施工现场安全是施工技术及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

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时,所需的建设资金比较多,为了对绿色建筑进行支持,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扶持绿色建筑工程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工程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而且工期也比较漫长,因此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之后,绿色建筑的材料和施工人员等费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建设工程的成本。因为有关的政策具有实效性,所以在资金补助上,很难做到一次批准,不利于资金及时到位,所以很多的绿色建筑项目因为资金的限制,不能按时完工,或是在完工之后,很难符合所有的绿色建筑的要求和有关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从而增加了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

2.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经营仍以传统的人力资源为主导,对绿色施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在21世纪初期,绿色施工理念才被正式引进到国内,因此从事绿色施工的管理人员十分缺乏。传统的以建设工程为目标的经营方式,具有粗放型特征,往往注重安全与品质,而忽略了生态与人体的舒适度与健康性。绿色建筑的管理与传统的施工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对绿色建筑的全程控制。如果没有一套专门的管理方法,那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就很难将绿色环保的概念真正地融入到工作当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管理人才,会对整个建筑施工的工程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不利的。

2.3材料和设备因素

优质的建材和设备是建设项目建设的根本保证,建材和设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成败。在绿色施工中,既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又要考虑到产品的品质,因此对建材、机械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1.建造材料不但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而且要有坚固耐用的特点。例如:采用蒸汽加压粉煤灰砌块,不但符合节约能源的环境观念,也符合建筑砌体承载能力的需求。2.在采购建造设备时,不仅要考虑到建造设备的效率,同时也要考虑到建造的绿色理念,并且要配置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的设备。然而,在实际的工程过程中,由于业主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选择降低工程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途径和优化策略

3.1加强材料设备管理

建筑工程规模较大,需消耗大量工程材料,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为保障工程质量,需要加强对工程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对工程材料而言,应做好采购管理、进场检查及保存管理等工作,确保材料来源可靠,性能、规格及数量等符合施工要求,并做好现场保管工作,避免因材料质量不达标或保存不当等因素影响施工质量。 此外,在材料管理过程中,为保障后续施工便利,避免由于材料存放不规范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材料摆放管理。 根据实际施工顺序、需求等,合理摆放材料,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运送距离,以免增加施工风险、加大施工难度。

3.2做好前期施工规划

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项目按期交付,在实际展开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建设要求、目标等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规划,为后续施工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在施工组织计划方案中,不仅要明确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制订施工进度计划,还需明确施工人员组成、相关准备工作、施工注意事项及相应保障措施等,以此确保项目施工按部就班地推进,降低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等突发事件的概率。

3.3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

为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作用,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采用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 实现全流程成本管控。 一方面,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环节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高达 80%, 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不仅能有效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降低施工难度,还能从源头上实现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避免出现低价中标,导致后续超预算严重。 应科学展开项目评估和分析,保障投标的合理性,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等展开施工作用,强化成本管控, 合理分配项目资金, 避免偷工减料及成本浪费。 准确地预测工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资源浪费和短缺。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此外,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确保财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费用进行监控和核算,及时发现成本超支和浪费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最后,注重环保和节能,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3.4偏差分析及纠偏对策

为保障工程管理效果,应采用挣值法展开偏差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纠偏处理, 确保工程成本、 进度等符合项目规划要求,强化成本、进度控制效果。 实现全程动态管控,一旦发现成本超支或进度落后的情况, 及时查找成本超支和进度落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上实现成本和进度的有效管控。建立奖惩制机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针对工作表现良好、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奖励,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表现不佳、工作态度较差的情况采取适当惩罚措施,以此警示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能效。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建筑项目顺利、高效、安全实施的重要措施,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展开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材料与设备管理,严格展开工程验收,重视前期规划,还应落实成本精细化管理,及时进行成本、进度纠偏。为进一步保障工程管理落实效果,应完善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工程数据标准,并通过相应考核制度及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唐仕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08):130-132.

[2]张建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06):127-129.

[3]梁宁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3(02):142-144.

[4]蒋晨波,张超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3(05):157-159.

[5]周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3(05):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