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新时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初探

周青

32118219910619054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和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而在房屋建筑中,园林绿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园林绿化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园林绿化能够美化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也应当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本文将探索园林绿化的相关养护和管理技术,对园林绿化养护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养护技术和措施手段。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

引言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园林绿化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的风貌,给人们带来更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而养护工作则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措施以确保更多的植被能够存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其他的养护工作。要想建设一座美丽、和谐的城市,我们就必须重视园林绿化的作用,更要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

1新时期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人对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持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并不复杂的简单劳动而已,但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园林绿化养护不仅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其所要求的知识和技术都非常复杂。园林植物成活之后也并不代表养护工作就可以结束,植物成活之后的所有阶段都需要绿化养护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目前,可将园林绿化养护的具体任务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常规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给植物日常浇水和除草等较为常规的工作;第二,周期工作。主要包括定期的修剪和施肥等植物到达一定的阶段才能够进行的养护工作;第三,专项工作。主要是指病虫害防控等针对特定情况或某种植物所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

    植物栽种并成活之后并不意味着园林绿化工作全部完成,之后长期而繁杂的养护工作才是绿化工程工作的重头戏,只有能够确保为植物提供水平高、质量好的养护,才有可能发挥出园林绿化应有的效果。新时期,我们必须提高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2提高土壤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在园林绿化中,几乎所有植物的成长都无法离开土壤,土壤是植物成活、生长的根基,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因此,植物所生存的土壤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植物的长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提高土壤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改良现有的技术,从而逐渐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为植物提供更优质的生存环境。土壤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剔除其中的杂草,并进行松土工作,以此减少杂草对园林植物造成的竞争压力。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可以根据季节和植物根系的位置以及其他因素来明确松土的具体深度,通常情况下,松土深度应该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间,并且在植物主干附近适当降低,而在距离树干较远的位置适当加深。同时,在盛夏时节或者秋季末期,应该进行一次深挖扩穴以及土壤熟化工作,以此提高土壤的质量。这一环节一般会选用局部深挖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深度,其深度通常应在6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工作与灌溉、施肥等工作一起进行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不管是土壤的质地过于粘腻还是过于沙化都不利于植物的成长,前者容易导致土壤通透性太差的后果,从而造成植物根系的腐烂,而后者则可能导致土壤漏水、干旱等状况,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成长。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压沙、増施有机质等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改良土壤,优化植物生长环境。

2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3.1灌溉

    如果降雨等自然降水无法满足植物该阶段的需求,园林工作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灌溉等措施为植物提供水分补给。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当结合不同植物、不同阶段的需求为植物设定不同的水分补给方案,应遵循自然原则,不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比如,生长于乡间的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基本可以从土壤中获得,如果遇到干旱,则只需给与其适当的灌溉补给。在灌溉过程中,应格外关注植物幼苗和草本植物以及处于病虫害恢复期的植物,及时为这些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

3.2排涝

    对于南方城市的园林绿化而言,需要尤其注意防范雨季时的洪涝危害,不仅要在植物缺水时进行及时的灌溉,而且还要在雨季进行排涝工作,及时排出多余或者淤积的水分,以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土壤并不具有很强的排水性,如果植物的根部长期浸泡于积水或者潮湿的土壤之中,就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甚至可能会导致植物的死亡。目前,我们主要采用明沟排水、暗沟排水以及地表径流三种方式对洪涝危害进行疏导。而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暗沟排水和地表径流这两种方式,暗沟排水是通过将管道或者暗沟安置于地势较低的地方,以排出低洼处积水的方法,地表径流则设置于园林植物栽种之时,参考排水的坡度,将植物种植在不同的高度之上,在地势低处安置排水口,即便遭遇洪涝,也能确保不过多积水。除此之外,排涝养护工作还要求工作人员按时检查排涝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通和调整。

3.3修剪整形

    通过对植物的各个部位的合理修剪,也能够对植物形成形态方面的某种养护。但是,由于植物品种和园林绿化的要求各不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修剪整形的方案。比如,对于圆柏而言,就要考虑到它的观赏性,并以此为根据对其进行修剪。同时,修剪整形还需要结合植物的生长阶段、花期、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特性考虑合理的方案。

3.4防治病虫

    通常情况下,病虫害高发于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之下,病虫害的发生也容易受到园林卫生状况的影响。对于病虫害,一般采用的是尽早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喷药、涂药、吊瓶等。并且,要对植物发病的部分进行修剪掩埋或其他处理,在这一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避免与植物病叶病枝直接接触。

3.5施肥

    由于植物是通过根来获取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的,所以肥料通常施加在植物的根部周围,以促进植物对肥料的吸收,施肥的深度和范围应根据植物根系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整。所施加的肥料应该是经过充分的发酵、已经完全腐熟的,并且应选择天气较为晴朗、土壤水分较小的时候施肥。而且,还应当注意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选用不同的肥料和施肥方式,以保证植物能够最大程度吸收肥料中的养分,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

3.6中耕除草

    工作人员可以经常性地剔除植物中生长的杂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加快植物根系对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进程,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除去杂草还能够减少植物的生存竞争压力。但是,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应注意选择气候、土壤条件较为合适的时间进行,作业过程应格外小心,避免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

结束语

   园林绿化养护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其操作流程复杂,所需知识丰富,对园林绿化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园林绿化的养护也与园林绿化景观的实际效用的发挥息息相关。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尽力做到园林绿化的科学养护,并不断学习先进的养护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美观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并存的园林绿化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林淑华.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20,40(01):130-131.
[2]李雪茹.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解析[J]. 现代园艺,2018,(18):201.
[3]温燕. 新时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J]. 花卉,2018,(12):123-124.
[4]梁星. 新时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J]. 现代园艺,2018,(06):194.
[5]王姣平.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探究[J]. 现代园艺,2017,(1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