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转移转化的几大僵局及其破解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专利权转移转化的几大僵局及其破解分析

任文卓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呼和浩特代办处010030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专利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权的转移与转化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以及增加收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专利权转移转化面临着一些困扰和阻碍。本文主要针对专利权转移转化期间面临的僵局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破解方式与改进措施,希望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专利权;转移;转化;僵局;破解措施

专利属于人们生产生活中容易接触的一类知识产权,于企业而言,专利权的作用在于其能够利用专利来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生产一些具有特色的产品,在市场当中占得先机。我国现有的专利政策鼓励专利权的转移转化,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专利权转移转化数据稳步提升,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开展专利权转移转化过程中受技术、市场、商业模式和政策等因素制约,易于陷入发展僵局,此种情况亟待得到改进与提升。

一、专利权转移转化的重要意义

专利是对技术创新的一种保护和激励手段,通过专利权转移转化,只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但缺乏市场开拓和销售渠道经验的技术创新者可以将自己的技术成果转让给有能力和资源的企业或机构,使其得以迅速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另外,专利权转移转化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范围,通过将专利权转让给具有营销能力和资源的企业,技术创新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市场,实现商业化和盈利[1]

二、专利权转移转化面临的几大僵局

(一)技术壁垒的阻碍。

一些专利所涉及的技术可能非常复杂,需要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理解和应用。这使得专利权转移转化过程中的经办人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而这种人才往往非常稀缺。此外,专利的保护范围通常是有限的,只涵盖了专利申请时已经公开的技术内容。对于某些领域来说,却有可能存在其他未公开的技术或者隐含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内,从而导致技术壁垒的形成。将这部分通过专利权转移转化得到的专利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进行额外的研发工作,这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设备、人力和时间等资源,大型集团企业面对此类问题尚且需要再三研判,对于小微企业或者创业公司而言,研发成本可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二)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挑战。

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济环境、消费者偏好和技术趋势等。在专利权转移转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否则可能导致专利技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流产。另需注意的是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需要构建合适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涉及到了市场定位、渠道开发、销售策略等多方面,都需要与专利技术相互衔接。但技术和商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使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来支持专利技术的转移和转化。除此之外,在某些领域,可能存在其他竞争对手也拥有类似的专利技术,或者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给新进入者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让专利权转移转化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新进入者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现有参与者展开竞争[2]

(三)法律和政策限制。

在一些国家,反垄断法规定了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和禁止行为,如果专利权转移导致市场垄断或者限制了竞争,将会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和处罚。这使得专利权转移转化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并遵守相应的规定。但是,不同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和要求存在差异,在进行跨国专利权转移转化时,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差异,提前合理规划和设计专利转移转化策略。同时,一些地区或国家可能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和政府采购等方面,这使得专利权转移转化难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和推动,增加了转化的难度。

三、专利权转移转化僵局破解策略

(一)建立技术合作机制。

在开展专利权转移转化期间,可以向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积极寻求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跨学科研发团队,以集中各种技术能力和知识资源。通过团队合作,解决技术复杂性带来的挑战,促进专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另外,技术人员需要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加强产学研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和实验设施。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在需要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既可以考虑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填补内部人才缺口,通过与专业人才的合作,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解决技术壁垒问题,也可以向高校定向培养对口专业人才,以利于长期研发。

(二)创新市场导向和商业模式。

在进行专利权转移转化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通过将专利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找到合适的产品定位和市场战略。另外,针对专利技术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可以考虑采用许可证授权、联合开发、技术转让等不同的商业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情况和商业环境。同时,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专利权转移转化。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共享资源和风险,加快产品市场化进程

[3]

(三)优化法律与政策支持。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专利权转移转化的监管和指导,制定更为灵活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律法规,同时,简化审批程序和减少行政限制,降低转化成本和风险。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进行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同时,建立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进行专利布局,协助企业解决转化过程中的问题。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跨国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专利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专利权转移转化面临着技术壁垒、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挑战,以及法律和政策的限制。克服这些僵局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商业模式,同时与法律和政策相适应。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同时发力,才能实现专利权的有效转移和转化,从事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叔君,杨文硕,乔梦圆.专利权出资有效性的法律经济分析及制度完善[J].法制博览,2023,(10):1-4.

[2]吴寿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案例解析(二十九)——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及股权奖励的几个案例解析[J].科技中国,2022,(06):10-13.

[3]魏太琛,刘敏榕,陈振标.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1所一流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数据[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09):1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