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刘娜娜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9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2.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6.67%,P<0.05。结论:针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并降低并发症率,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

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肺部的换气与通气功能出现障碍,在静止状态下难以满足机体气体交换需求,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并发生休克、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对于此种疾病的ICU患者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在该种护理模式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而实现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4-5]。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该病患者,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9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5-77岁,均数(51.23±2.11)岁;病程12-32d,均数(20.34±2.11)d。观察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年龄23-75岁,均数(51.67±2.21)岁;病程11-30d,均数(20.67±2.43)d。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无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对症护理及饮食、心理干预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1)组建专业护理团队:经由医院护理部委员会讨论精选出合适的护理小组成员,确保护理团队拥有所需的专业素质与技能。2)深入培训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由呼吸内科专家领衔,培训内容覆盖呼吸衰竭成因、病理学特征,机械通气指征、参数调整及有效的呼吸道管理与吸痰技术等。确保所有护理人员都掌握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及专业技能后方可让其上岗工作。3)明确工作职责与标准:要确立每位成员的职责与分工,制定护理具体规则包括疾病监控、机械和人工通气护理标准。此外要对护理人员就如何监测病情、管理呼吸机、实施有效吸痰技巧及保持手部卫生等方面进一步培训。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与其绩效挂钩,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提高护理服务水平。4)开展患者及家属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包括疾病信息传、心理支持等增进患者及家属对呼吸衰竭的认识,同时为其提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提升其对治疗的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对比两组的康复指标。2)记录并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开展检验,t对应计量数据,x²对应计数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康复指标 观察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康复指标对比(d)

组别

n

ICU住院时间

呼吸机使用时间

呼吸功能恢复时间

对照组

45

18.79±2.23

8.24±1.65

5.88±0.43

观察组

45

12.45±1.44

5.13±1.83

3.45±0.46

t

5.784

6.874

3.892

P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2.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6.67%,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

n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压疮

应激性溃疡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5

3

3

2

2

22.22

观察组

45

1

1

1

0

6.67

5.784

P

<0.05

3讨论

呼吸衰竭是一种在呼吸科频繁出现的病症,其成因多与肺部血管问题、肺组织异常及呼吸道疾病有关[6-7]。患者一旦发病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氧气不足、呼吸上的难度及二氧化碳积聚等。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心律不齐、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在ICU中呼吸衰竭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时间卧床,增加了并发症风险[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对减轻并发症并改善病情预后至关重要。

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虽然对于患者病情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了临床护理路径,该种干预模式是一种先进且全面的护理方法,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护理的局限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的核心是患者,确保在治疗过程中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9-10]。护理团队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能够提高其专业技能,确保符合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护理小组的工作内容进行确定并且明确相应的工作标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护理工作,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加强患者及技术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其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从而促使其提高依从性,保障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2.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6.67%,P<0.05。可见此种护理模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并降低并发症率,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常娟,梁秀晨,李苗苗,王红宇.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0):1494-1499.

[2]谭明月. 早期康复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3):667-670.

[3]张平,谢娟,袁园.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过渡期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4):156-158+162.

[4]李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140-142.

[5]许娟. 研究分析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 智慧健康,2022,8(18):141-144.

[6]李保华,刘敏. 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5):715-716.

[7]于欣鑫.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9):180-182.

[8]褚建博. 护理风险评估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2022,36(02):105-108.

[9]杨伟娜.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3):147-149.

[10]刘爽.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9):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