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容量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容量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丁瑞英

赣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采用协同护理下的容量管理模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021.03~2022.03期间的老年(CHF)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容量管理方法,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满意度及其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护理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下的容量管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老年患者的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协同护理;容量管理;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老年CHF患者面临着诸多危害,如心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泵血;水钠潴留,导致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呼吸困难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021.03~2022.03期间的老年(CHF)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7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38例,平均年龄为(68.23±2.33)岁。对照组7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40例,平均年龄(67.03±6.5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模式,护士进行常见的指导和护理,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下的容量管理模式,时长为3个月,主要的流程如下:

1.2.1患者与家属的协同管理:

(1)提供教育材料:为患者家属提供有关容量管理的教育材料,如手册、宣传册、视频等。这些材料应包括心衰的概念、病因、症状、治疗和自我管理等内容。(2)举办健康讲座:定期举办健康讲座,邀请医生、护士和营养师等专业人士为患者家属讲解容量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3)个体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家属提供个性化的容量管理指导,如合适的饮食摄入、饮水量控制、药物使用等。

1.2.2患者的容量管理

(1)饮食管理:指导患者摄入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饮食,避免过多的钠和水摄入,减轻心脏负担。(2)症状管理:监测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患者出现水肿时,应抬高下肢,减少水分摄入,使用利尿剂等措施。(3)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心血管药物,如利尿剂、ACEI/ARB等。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4)活动管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评估运动效果和安全性,及时调整运动计划。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满意度及其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研究的数据均由SPSS28.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2.1两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73.23±5.67)、(74.34±4.55),进行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93.45±5.12)、(82.64±2.9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的满意度及其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表1两组的满意度及其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度比较

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比较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再入院例数

再入院率(%)

对照组

70

23

36

11

84.29

8

11.43

观察组

70

25

42

3

95.71

2

2.86

P

<0.05

2.3两组的自我护理指数得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护理指数得分分别为(142.34±3.45)、(144.12±3.32),进行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护理指数得分分别为(153.64±5.12)和(177.65±4.67)。观察组的自我护理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减弱。(2)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致使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3)心律失常:长期存在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

研究表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出院后2月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护理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减轻心脏负担:科学的容量管理有助于控制患者的体液平衡,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2)降低再住院率:科学的容量管理可以减少老年CHF患者因心衰加重而再次住院的风险。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3)预防并发症:容量管理不佳可能导致老年CHF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通过科学的容量管理,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下的容量管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老年患者的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路遥,张建薇,王旭.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容量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4):2060-2064.

[2]张娟.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对自我容量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价值[J].特别健康,2022(23):107-108.

[3]肖衡秀,陈晓燕,莫小琴,等.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1,35(3):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