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崔勇坡

640323199402181811

摘要: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技术手段。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准确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地下水运动规律和地下水质量状况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能够通过测量和分析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变化特征,揭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特征,为水文地质工程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水文地质工程;运用分析

引言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水文地质工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水文地质工程需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和管理,而地球物理勘查可以通过研究地下地质构造、岩层性质等因素,提供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信息。本文将分析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1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特点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通常是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特性来获取信息,不需要对地下环境进行破坏性的干预。这使得地球物理勘查成为一种可行且环保的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损害。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方面的地下信息,包括地下地层结构、岩性、水文地质参数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和分布,从而更好地进行水文地质工程研究和规划设计。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因此具备了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对地下介质进行详细的勘查,尤其是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密度、分布、运动等方面提供了更准确、更详尽的信息。相比传统的地下水勘查方法,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通常成本较低,同时能够提供更丰富和可靠的数据。这使得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大范围的水文地质调查中更加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

2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运用中面临的挑战

2.1地下介质复杂性

地下介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数据解释过程变得困难。不同的地质构造、岩性、渗透性等因素对地球物理勘查数据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地球物理勘查结果可能受到非目标介质的干扰,导致数据解释出现误解或产生不确定性。这可能会给水文地质工程的设计和规划带来困难。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存在未知或隐藏的地下构造和不均质性。这些地下构造和不均质性对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和质量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评估不准确。地下水的储量和可利用性受到地下介质的渗透性、蓄水层容量等因素的制约,而地下介质的复杂性使得这些因素的评估变得困难,可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2.2数据解释困难

数据解释困难可能会影响对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估。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测量的是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而不直接测量地下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如果数据解释存在困难,可能会导致对地下水资源储量、可利用性等方面的评估不准确,从而给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带来困难。在水文地质工程中,准确定位地下水污染源至关重要。如果数据解释存在困难,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定位地下水污染源。这将给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难题,可能延误采取有效的控制和修复措施。数据解释困难可能会影响水文地质工程的设计可行性。如果无法准确解释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工程设计师无法获得关键的地下水信息,如地下水运动规律、水位变化等。这将导致工程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增加工程风险和成本。

2.3数据采集和处理复杂性

地球物理勘查过程需要进行现场数据采集,这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钻探孔洞、布设传感器、安装测量设备等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可能增加项目的成本和延迟工期。地球物理勘查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如噪声、环境变化、仪器故障等。数据的质量控制变得困难,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处理过程需要运用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进行数据校正、滤波、反演等处理步骤。这需要专业的专家和高级计算机软件支持,以确保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缺乏相关技术经验或设备的组织来说,数据处理可能会成为一个挑战。

3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3.1多种物理勘查方法结合

地震勘探适用于获得地下介质的速度、密度和界面等信息,而电法勘探则可以提供地下介质的电导率信息。结合两种方法可以有效评估地下水位、含水层位置和介质类型等参数。电磁法勘探可提供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变化,适用于检测含水层的边界和水文地质结构,而重力勘探可提供地下介质的密度变化信息,有助于分析地下介质的层序。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研究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和地质构造。地磁法勘探适用于检测地下金属体或矿床,而电法勘探可提供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变化信息。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在水文地质工程中针对地下金属体或矿床进行准确勘查。

3.2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

通过应用滤波算法和去噪技术,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不必要的干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利用叠加技术将多个重复测量数据叠加在一起,以增强信号和抑制噪声。通过叠前处理方法,如CMP叠前处理和地震偏移,可以改善地震勘探数据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通过采用成像技术,如地震成像和电阻率成像,可以将数据转换为地下结构图像,进一步理解地下介质的特征和性质。反演技术则是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逆向模拟,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属性。通过解释观测数据,以及结合地质、水文等背景知识,建立合理的地下模型。数据解释可以包括地震剖面的解释、电法曲线解释等,模型构建可以使用地质模型软件或者数值模拟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地下介质的复杂性。

3.3实地观测和现场试验

实地观测和现场试验在解决地下介质复杂性和数据解释困难等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获取地下介质的物理特征和性质。通过钻探工作,获取地下介质的岩性、层位、含水层位置、厚度等信息。可以使用旋转式钻探、蜘蛛孔隙水压力钻机等各种钻探方法,获取地下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在地表上挖掘一条较深的坑或槽,观测和记录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及速度、溶洞的位置和形态等信息。常用于水文地质工程中的坝基基础和隧道等工程的勘查。布设地震仪器进行地震观测,在地表或井孔中记录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衰减以及反射、折射等信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密度、岩性等。使用电极对地进行电流注入和电位测量,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可以进行直流电法测量、交流电法测量、自然电位测量等。利用地磁仪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观测地下金属体或矿床的位置、形态和磁性特征。

结束语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并帮助发现潜在的地下水资源。尽管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将会更加精确和可靠,为水文地质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彭飞.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地球,2018,(12):98

[2]赵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42-43.

[3]徐刚.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1):304.

[4]王洋;李宇阳.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云南化工,2017,44(07):124-125.

[5]范波.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