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奥秘

/ 1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奥秘

匡敏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021

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是研究借助某种介质(如X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将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结构、密度及功能状态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以供诊断医师根据影像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并对人体健康状况、疾病情况予以评估判断的一门科学。医学影像学作为一种医学辅助手段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也可作为科研手段用于研究生命科学。今天就一起去探寻医学影像学的那些奥秘。

——医学影像学的广义和狭义理解

基于广义角度来看,凡是利用影像、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各治疗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医学影像学,比如说X光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超声、心电图仪器以及脑电图仪器等。

如果从狭义角度来看,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传统X线、CT、MRI和超声,这也是日常常说的医学影像学,是最为接地气的,也符合我国国情。但是,在国内超声诊断学相对独立,自成一个学科或者科室,而在国外则被归纳在一个大科室内。这些诊断技术各有特点,各有优点和缺点,互为补充。

医学影像学是最近30年,基于CT、MRI发展而来得以命名的,英文名称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其起源于较早的一个名字,即放射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的起源与发展

   1896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光(X射线),从此,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学科正式开启,定义为放射诊断学。由于仅仅是单一的X线成像设备,方法较为单一,只是通过拍片、透视的方式诊断疾病,其作用受到明显限制,应用范围小。X射线多用于肺部疾病和骨关节疾病检查,临床用途最广,至今依然是比较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疾病诊断中也有一定作用,但这一方面的作用基本上被更为先进的CT、MRI、超声等影像技术逐渐取代。X射线是医学影像学的先河,堪比奠基石,其作用功不可没。

   1971年,CT问世。1980年,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MRI问世。从此,影像诊断的地位得到认可,且逐步取代传统影像学技术,开启了影像诊断学科领域的新时代,可谓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影像设备日益更新,新技术不断涌现,医学影像学技术也日新月异。

——常见医学影像学手段的介绍

CT检查技术,其实质在于体外发射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借助探测器接收剩余的X线,经过电脑计算及后处理,将机体组织器官按照数模转换方法重建还原称为图像。CT检查具有精度高的特点,误差非常小。电脑重建的图像是一层一层的,好比切面包片,图像的厚度可根据设备参数及后处理技术予以调整。现代CT的最薄重建厚度可达到0.5mm,非常之薄。反之,图像重建厚度太厚,则容易将微小病灶掩盖或者对微小病灶形成干扰,通常5-10mm为宜。

相比于CT,MRI技术复杂得多,磁共振成像发明初期,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核磁共振成像(NMRI),由于有一个“核”字,大众容易将其与核反应、放射性核素联系到一起,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多人也会有疑问,MRI到底有没有核辐射损害呢?其实简单想一想,若真有核辐射损害,怎么可能用于大众的身体健康检查呢?从该技术诞生以来,国内外都发生过诸多类似的误解。后来,国际医学界将其统一命名为磁共振成像,国内将“核磁共振”改成“磁共振”,以免发生误解。关于磁共振MRI怎么成像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知识理解和认知。简单来讲,就是将人体放置于一个静磁场中,身体细胞的原子核会按照静磁场的方向有序排队,此时对检查部位发射一个电磁脉冲,这些排好队的原子便会发生偏转,电磁脉冲停止后,原子核发生共振现象而产生共振信号,用信号接收器接收此信号,并经放大、数模转换处理,便会得到MRI图像。从这一原理来看,除了磁场和电磁脉冲以外,再无任何外加因素,更没有X线等电离辐射,因此对人体并不会产生明显危害,即便是孕妇、婴幼儿也可接受MRI检查,因此安全可靠。

另外还有一个平时很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那便是超声技术,尤其是B超检查。超声即超声波,是借助声波的穿透性检查疾病。因为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故而称其为超声。超声检查被广泛用于人体浅表器官组织,也常用于如泌尿、消化、循环及生殖系统,以及产科,其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可无限制的反复使用,对人体无害,避免了电离辐射危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