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实施策略分析

/ 2

巢湖市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实施策略分析

王志峰  汪宏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  要:针对巢湖市污水管网高水位、污水处理厂高负荷、低浓度运行的现状,通过管网排查、水质监测等综合手段,查明全市河道污水直排口、市政及小区管网混接和病害情况,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梳理污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污水厂提质增效,以期为其他同类城市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提质增效;雨污分流;管网排查


0前言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在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的大环境下,系统地提出了完善城市污水系统的方向,总体要求城市污水系统要实现基本消除污水的直排口、基本消除污水收 集处理设施的空白区和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有效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为了实现三个基本消除,需要改造完善城市污水系统收集、输送、处理能力,提升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通过效能提升,尽量收集污水系统纳污范围内的污水,把大量浸入污水系统的外水挤出去,有效增强污水系统对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真正提高污水处理效能,进而消除直排口、空白区,改善水体环境[1]

2020年4月,巢湖市成功申请到环巢湖专项治理资金,结合环巢湖治理目标要求,将巢湖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统筹推进。

1 工程概况

巢湖市,安徽省合肥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介于合肥、芜湖两市之间。全市土地总面积2046.14平方千米,其中区域内巢湖水域面积463.78平方千米。市区内有双桥河、抱书河、清溪河等穿城而过。

根排水体制方面,巢湖市现状排水体制以分流制为主,主要的合流制区域分布在城中村、老旧小 区、农贸市场等区域。

分流制片区域内,由于早期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雨污水混错接情况普遍存在。依据管网排查结果,巢湖市区内雨污水混错接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排水户与市政管网接驳口混错接,以沿街商铺、居住小区和企事业单位接驳口为主;(2)排水户(如居住小区、公建单位)内部混错接;(3)市政道路管网混接错接。

2污水系统主要存在问题

(1)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大、浓度低

2020年,巢湖岗领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9万吨每天,实际平均每天进水量约10.8万吨每天,超负荷运行。

全年平均进水水质指标:COD约165 mg/l,NH3-N约15.7mg/l,TP约2.8mg/l,远低于原设计进水水质标准。

(2)污水主干管常年高水位运行

前期建设的沿河污水主干管存在河水倒灌与联通的问题,污水泵站长期满负荷运行,管道水位依然无法降低。

(3)流域内市政道路管网合流、混接错接、管网病害严重。

通过管网排查与监测发现,区域市政道路管网混接较多、病害严重。另外城区多条市政道路(如巢湖路、人民路、东风路等)为合流管道。

(4)排水户混接错接严重

通过排水户排口溯源及内部管网排查发现,多数排水户存在立管混接、埋地管道混接错接、管网病害等情况。

(5)河道存在污水直排口

通过河道排口溯源发现,存在污水直排入河道现象。

(6)部分现状排水设施运行状况不佳

存在截流设施截流效果不佳、排口河水倒灌等问题,导致污水外溢、污水浓度偏低、排水传输效率不佳,影响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7)排水管网密度分布不均,局部地块密度较低,存在污水收集空白区。

(8)村庄污水治理效果较差:根据调查和水质检测,城中村污水收集率不高,工程整体实施效果较差。

3提质增效工程措施

3.1 市政污水主干管改建修复

经管网排查,现状污水主干管内存在水位高、管网病害严重、与河道水联通等情况。本次对城区污水主干管进行改建修复。

以东风路主干管为例。巢湖市西城区污水经湖光和西坝两座污水提升泵站提升过天河后至官圩路、世纪大道、天河沿河主干管排至岗领污水处理厂。

根据现场排查以及和管养单位对接,上述污水主干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官圩路、世纪大道、天河沿河污水管均满管运行且存在雨污混接的现象。

2)官圩路盐业公司多次投诉,官圩路污水存在冒溢和倒灌问题。

3)现场沿河干管严重渗漏,与河道水连通。

本次设计拟开辟污水干管第二通道,将原有沿河管道做为备用通道。将西坝站和湖光站污水出水管沿环城西路敷设,向北过西坝路交口后重力自排,沿环城路开挖施工,沿东风路、岗岭路顶管施工,直接接入岗岭污水厂。沿途收纳西环城路、东风路、巢湖路污水。原有天河沿河污水管作为备用管道,设置闸门,后期可分井段进行封堵、降水、排查检测,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图片2

图1 改造后污水系统图

另外,项目同步对巢湖路、裕溪路、安城路等市政污水主干管进行改造。

3.2 市政道路管网混接及病害改造

结合管网排查成果,对市政道路检测的管网混接和管道三四级病害进行改造。

3.3 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及管网病害修复

结合市级下发大排水户名单,优先对名单内大排水户进雨污混接及管网病害行改造。其余开发商小区督促自行整理,部分老旧小区结合小区改造同步进行管网改造。

3.4 现状排水设施改造

对区域内排查的丧失截流功能的截流井、沿河破损截污管等进行改造,恢复原有功能。

3.5 污水收集空白区管网完善

对照巢湖市污水规划,部分区域现状无污水管道的污水收集空白区,污水直排至河道,对城区河道及巢湖水质污染较严重。本次针对污水收集空白区增设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减少河道污染。

3.6 沿河村庄污水收集

通过对巢湖市沿河村庄的踏勘情况来看,沿线村庄目前均无成型的单独的污水处理系统,各村的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通过路面边沟排入村内的池塘。结合社区等相关部门沟通意见以及综合考虑村庄居民意见的情况下,本工程考虑在村庄排水沟的外围末端设置智能截流井,削减排入河的污染负荷,另通过截流井内部的调流阀设备控制截流量,最大限度减少雨季截流雨水量,以减轻对污水厂的冲击负荷。

3.7 智慧排水工程

在现有排水设施数据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各污水系统排水设施数据,并定期开展排水 管网修补测,及时更新设施数据,在排水设施的重要节点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组建能及时反馈管网运行状况的动态“排水设施运行图”。将相关监测数据通过监管平台建设,构建基于总量控制的智慧流域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4 结语

巢湖市在实施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中以现状实际为基本出发点,以提升污水厂进水浓度为导向,以解决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近忧为契机,坚持对症下药和统筹考虑相结合。重点对巢湖锡市排水达标区排查建设和污水管网排查修复实现“雨污分流”和“清污分流”,通过“一增一减”即污水的应收尽收和清水的挤出,有效降低污水管网运行水位,实现污水厂进水浓度的有效提高。同时适度超前地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厂与厂及厂与站之间的调度能力,真正实现污水管网低水位运行和污水厂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俊.关于南方某城镇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的设计研究.节能环保.2022.02:88-89.

[2] 罗刚,华铮,李美,漆磊廷,佘步存.无锡市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浅析.城市与道桥防洪.2021,02:83-85.

[3] 刘道欢.合肥市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路径研究.山东化工.2021,11: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