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配合先俯后仰卧位行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音乐疗法配合先俯后仰卧位行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探究音乐疗法配合先俯后仰卧位行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诊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筛选共计70例。经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35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康复期护理,实验组增加实施音乐疗法+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康复指标、胆红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康复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产儿通过音乐疗法联合抚触护理可稳定胆红素,改善其生长发育,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产儿;音乐疗法;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康复期护理

    早产儿即为胎龄<37W出生的活产婴儿,通常情况下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低于2500g,相比于足月儿其机体器官发育相对不足,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给予特殊护理。早产儿相比足月儿更易引发多种疾病发作,例如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湿肺、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等,不利于后期健康成长,因此护理关键在于帮助早产儿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对此有研究认为,在早产儿康复期护理中实施音乐疗法和科学体位抚触是帮助早产儿提高智力发育、加强运动功能的有效手段,具有生理、心理改善作用,本研究针对其应用表现展开分析,详情如下[1]

1.资料和方法

1.1线性资料

    在2022.03——2023.06期间挑选70例早产儿参与统计研究,基于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入常规组、实验组实施不同护理内容,建立研究项目观察具体成效。所有早产儿均接受母乳喂养,家属对护理干预知情同意。

常规组:男18例、女17例;胎龄30-36W,均值(33.00±1.50)W。实验组:男19例、女16例;胎龄30-36W,均值(33.20±2.00)W。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常规组:为帮助早产儿尽快恢复理想的生理机能,应在康复期尽早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全程密切监控早产儿的体征变化,告知母亲婴儿的母乳喂养需求,告知正确的喂养方式。提供日常保暖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呼吸道管理。

实验组:进行抚触护理前评估环境,保证室内温度(25-28℃)、湿度(50%-60%)合适以免早产儿受凉受寒,非抚触区避免暴露,抚触过程中家属从旁听从指导掌握抚触技巧。抚触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手卫生清洁,保证双手温热以免过量造成婴儿寒战,光线温和、充足且室内安静,可以防止婴儿哭闹,减轻机体对刺激的应激反应提高婴儿的安全感。每次母乳喂养后一小时可开始抚触,以先俯后仰卧位为主开展抚触,顺序为背部、臀部、头面部、前胸、腹部、四肢,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不仅有利于促进婴儿的生长与感知发育(体格、智力等),而且能帮助婴儿缓解结肠胀气、促进胃肠道蠕动。而且抚触过程中应注意力度适中,可促进其血液循环。同时配合音乐疗法,由专业音乐治疗师挑选合适的音乐,例如莫扎特摇篮曲则是常用的胎教音乐之一,每天一次,每次播放15分钟,调节音量在35-50分贝之间,可以和抚触工作同时进行,尽量不要重复播放同一首音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康复指标、胆红素水平。

1.4统计

本次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资料以()形式表示,通过T检验,统计值(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早产儿康复指标

    实验组的早产儿康复指标更高,对比P<0.05(见表1)。

1:早产儿康复指标比较表()

组别

例数

增加体重(g)

睡眠时间(h/d)

奶量(ml)

常规组

35

208.58±25.66

13.14±1.95

120.55±13.16

实验组

35

250.14±38.27

16.00±3.10

160.44±25.05

T

5.336

4.620

8.340

P

<0.05

2.2胆红素水平

常规组:胆红素(153.35±11.61)μmol/L。实验组:胆红素(131.12±10.20)μmol/L。可见实验组胆红素水平更低,对比T=8.510,P<0.05。

3.讨论

早产儿在母体孕育时间相对较短,无法从母体获取足够的营养支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加强以及促进各器官发育成熟,和足月儿相比成长相对滞后。针对康复期护理临床的首要工作便是促进生长发育,而本次所行抚触护理以先俯后仰卧位开展工作,以皮肤感受器向其大脑传递信号,顺应其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抚触,引起生理反射从而增加早产儿的躯体机能活跃性,促进安静睡眠、增进亲子关系。音乐疗法干预通过和缓的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引起早产儿生理上的反应,可很好的调节、修复其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张力,达到健康的生长发育目标[2-3]

结果可见,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早产儿康复指标更高、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配合先俯后仰卧位行新生儿抚触的早产儿康复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尤燕燕.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分析[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22,24(02):151-153.

[2]张岚,何娇,乐琼.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评价[J]. 护理学杂志,2021,36(16):25-28.

[3]王英婷,王珊珊,涂村招. 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20,42(05):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