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CTC调度集中系统仿真自律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CTC调度集中系统仿真自律设计研究

胡惠东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铁路交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为了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运行管理,各国铁路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和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该背景下,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CTC调度集中系统成为铁路行业关注的热点,其引入将为铁路系统带来全新的自律设计和管理方法。本文将探讨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CTC调度集中系统在铁路行业中的仿真自律设计研究,重点关注其潜在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多智能体技术;调度集中;自律设计

铁路交通的安全和效率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而CTC调度集中系统在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铁路调度系统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人为失误和局限性,而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CTC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决策,实现列车运行的更好协同和管理,能够及时检测和预防潜在冲突,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为铁路运输带来更高的安全性、效率和自动化管理,同时也将在智能交通和运输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一、多智能体技术概述

多智能体技术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多个智能体(或代理)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或解决复杂的问题,每个智能体都可以是独立的实体,具有自主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智能体之间可以通过通信、协调和协作来实现各自的任务,并达成共同的目标。多智能体技术包括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决策和信息共享,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行为。智能体是多智能体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虚拟实体、机器人、传感器或计算机程序,每个智能体都有自己的感知、决策和行动能力;环境是智能体操作的背景,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物理环境,也可以是虚拟环境或计算机模拟环境;状态空间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集合,智能体通过感知环境来获取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做出决策;动作空间是智能体可以执行的动作的集合,智能体根据感知到的状态来选择适当的动作,以实现其目标;策略是智能体的决策规则,指导智能体在特定状态下选择具体动作,策略可以是确定性的,也可以是随机的[1]

二、铁路调度集中系统的功能分析

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列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信号设备,系统能够精确追踪列车的位置,以确保列车在轨道上的安全运行;系统具备调度列车的能力,包括为列车分配适当的路径和时间表,可以减少拥堵、提高线路利用率,以及优化列车运行的效率;铁路调度集中系统管理信号系统,确保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和间隔行驶,能够根据列车的位置和交通情况发出适当的信号,以维护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系统能够检测潜在的列车冲突,如交叉、并线和交汇点,一旦发现冲突,系统会采取措施来解决,以避免事故发生;铁路调度集中系统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可以发出紧急停车命令,以应对火灾、事故或其他危险情况;系统提供列车与调度员之间的通信渠道,使得列车驾驶员能够向调度员报告问题,同时也使得调度员能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信息;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记录列车的运行数据,包括速度、位置、行驶时间等信息,有助于事后的数据分析和系统性能改进;部分现代铁路调度集中系统具备自动列车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列车的自主行驶和自动停车,提高列车运行的精度和效率;系统管理铁路网络的各个子系统,包括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电力供应等,确保子系统的正常运行,以维持整个铁路系统的可靠性[2]

三、铁路CTC调度集中系统仿真自律设计

(一)CTC自律控制功能设计

CTC系统中的智能体应该能够自主规划列车的路径,以选择最佳的路线和避免拥堵,需要考虑列车的速度、载货量以及其他列车的位置和速度;智能体应该能够自动调整列车的速度,以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和避免急停,需要实时监控列车的前方情况,包括信号状态和其他列车的位置;CTC系统中的智能体应该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当出现火灾、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该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如发出紧急停车命令、通知调度员和乘务员等;智能体应该能够根据实时情况做出自主决策,如调整行车计划、选择替代路线或改变速度,需要智能体能够分析复杂的情况并做出明智的决策;CTC系统中的智能体需要能够有效地通信和协作,应该能够共享信息,协商行动计划,并确保各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工作;智能体应该能够自主停车,如在站台上停车或在紧急情况下停车,需要考虑站台的位置、列车的长度以及乘客的上下车情况;智能体应该能够诊断设备和系统的故障,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维修,还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3]

(二)列车调度计划模型设计

列车调度智能体的决策模型需要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列车的当前位置、速度、目的地、行进路径以及其他列车的位置和速度,可以通过制定决策规则、使用优化算法或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来实现,决策模型需要优化列车的运行计划,以实现高效的列车调度;为了实现列车之间的协同工作,需要设计高效的信息共享和通信机制,列车调度智能体应该能够实时共享其位置、速度、计划和决策,以协调运行并避免冲突,通信系统需要支持高频率的信息传递,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列车调度智能体之间需要进行协同决策,以确保整体的列车调度计划的协调性,如果存在冲突需要设计冲突解决算法,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包括超车、调整速度、改变路径等操作;列车调度智能体需要具备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包括交通变化、突发事件和故障,为了实现该目标可以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使智能体能够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并根据实时信息做出智能决策,能够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为了提高列车调度的效率,将使用优化算法来协调多个列车的运行,算法需要考虑整体的列车调度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冲突并提高运行效率。

(三)车辆进路自律控制设计

车辆进路自律控制设计方法是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CTC调度集中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允许列车自主决策和行动,以适应不同的交通情况。在车辆进路自律控制系统中,每辆列车被视为一个智能代理,代理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包括其他列车、信号系统和轨道状态,智能代理的设计需要考虑列车的性能和能力,以确保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为了实现车辆的自律控制,需要分布式决策系统,让不同的列车代理能够协调行动,系统可以基于博弈论、强化学习或其他决策算法进行设计,列车代理可以根据当前的交通情况和目标来制定决策,如减速、加速、停车或改变进路;车辆进路自律控制系统需要强大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基础设施,以便列车代理之间能够共享信息和协调行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互联网连接或其他通信技术来实现,数据交换可以包括车辆位置、速度、目的地和预期行动等信息;尽管车辆进路自律控制系统是自主运行的,但仍然需要操作员支持,操作员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手动干预以应对特殊情况,或者调整系统的参数来优化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调度集中系统是铁路交通运行和安全的中枢,具备多种功能,从列车监控到冲突解决、紧急情况处理和数据管理等,功能相互协作,以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运行,通过融合多智能体技术,采用仿真自律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铁路系统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俐,胡光祥,林强等.市域铁路调度集中系统异构融合探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3,20(07):75-79.

[2]曾壹.调度集中系统智能运维方案研究[J].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2023,5(07):1-6.

[3]乔宇.高速铁路智能调度集中系统构想及关键技术[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3,32(0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