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运用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运用解析

胡敏

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绿色建筑设计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通过采用高效的建筑外保温材料、太阳能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成本,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积极影响。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形象。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可将人类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和推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还能树立企业和社会的环保形象,引领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应用措施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分析

1.1和谐共处原则

和谐共处原则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高度尊重自然地形、植被和生态系统,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在规划建筑布局和形态时,需要精心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干扰。此外,建筑设计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和植被,通过与周围地形的融合,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建筑景观。

和谐共处原则强调了建筑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着眼于为人们创造舒适且健康的室内环境。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精心策划建筑的室内布局和空间设计,确保良好的通风、自然采光以及室内空气质量。同时,建筑师还应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室内设施和家具,重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升居住舒适度,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促进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提供令人愉悦和宜居的空间环境。

1.2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各异,建筑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用材料和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例如,在寒冷地区,建筑应注重保温性能,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在炎热地区,建筑应注重隔热和通风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和遮阳措施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对空调系统的需求。

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建筑设计与地形、地貌相融合。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各具特点,建筑应充分考虑地势高低、坡度、景观等因素,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例如,在山区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山体的遮蔽作用,调整建筑朝向和高度,实现自然采光和避免暴露在风口;在海滨地区,建筑应采用防潮、防腐蚀的材料,抵御海洋环境的侵蚀。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理念运用措施

2.1 水资源循环利用

建筑设计人员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建筑屋面安装雨水收集设备,将雨水收集并储存起来,可以供后续用于浇灌植物、冲洗马桶、清洗地面等非饮用水用途。这样不仅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还能降低排水系统的负荷,减少雨水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冲击。例如,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低碳建筑项目,在建筑的屋面设置了大型雨水收集罐,收集并储存了大量的雨水,供冲洗马桶和浇灌周围景观使用。

建筑设计人员还可以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安装节水型厕所、淋浴器和水龙头,通过减少流量和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日常用水量。同时,利用水循环系统和灌溉控制技术,确保植物的浇水量和频率符合实际需求,避免过度浪费。例如,位于新加坡的一个低碳住宅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灌溉系统,结合土壤湿度监测和天气预报精确控制植物的灌溉量,实现了高效的水资源利用。

2.2节能材料的应用

1)绝缘材料的应用: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阻断热量传输,减少建筑的热损失或热入侵。常见的绝缘材料包括岩棉、玻璃棉、聚苯板等,这些材料具有低导热系数和良好的保温性能,在墙体、屋顶和地板等部位的隔热层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位于德国的一座低碳公寓楼项目采用了岩棉绝缘材料,有效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了能源消耗。

2)智能玻璃的应用:智能玻璃也称为可调光玻璃或变色玻璃,具有可调节光透过率的特性,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透光程度,有效控制室内的日照和热量输入,从而减少对空调和照明系统的需求。智能玻璃通常通过电流、热敏或光敏等技术实现可调节功能。例如,位于美国加州的一座低碳写字楼,采用了智能玻璃幕墙,根据太阳辐射和室内光照自动调节玻璃的透光度,实现了室内的自然采光和节能效果。

3)再生建材的应用:再生建材是指利用废弃物或回收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建筑材料,具有资源再利用和环境减排的优势。常见的再生建材包括再生混凝土、再生钢材、再生木材等,这些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废弃物的产生。例如,位于荷兰鹿特丹的一座低碳办公楼,采用了再生混凝土结构,将回收再利用的建筑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减少了废弃物的处理和填埋,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3室内采光节能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应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得主要使用空间能够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照。同时,在窗户的设计中,应考虑窗户的大小、高度、朝向和遮阳措施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并控制室内光照的强度。

设计过程中,可利用光管、天窗和透明建筑材料等技术手段实现室内采光节能。光管是一种可以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的管道装置,通过反射和折射原理,将室外的光线传输到室内需要采光的区域;天窗则是在屋顶或墙壁上设置透明材料,使得自然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到室内;透明建筑材料,如玻璃幕墙和透明隔断墙,也可以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

2.4建筑与绿化相融合

1)建筑外立面的绿化。在建筑外墙表面种植藤蔓植物或安装绿化垂直墙,不仅可以提供自然的美感,还能起到隔热、降温和吸收空气污染物的作用。例如,位于法国巴黎的一个绿色办公楼项目,采用了垂直绿化系统,在建筑外立面覆盖了茂密的植被,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景观,同时降低了室内的能耗。

2)屋顶绿化。在建筑屋顶种植草坪、灌木和花卉等植被,可以形成绿化屋顶,提供自然景观、降低室内温度、吸收雨水和减少雨水径流等功效。例如,位于新加坡的一个绿色住宅项目采用了屋顶绿化系统,将建筑屋顶覆盖了多层的植被,形成了一个生态友好的屋顶花园,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改善了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3)景观设计和庭院绿化。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周围的景观和庭院,可以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户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和社交场所。同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可以实现节水灌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例如,杭州西湖是中国最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湖面上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翠竹荷花、小桥流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西湖景区的庭院绿化设计以水为主题,借助湖水的反射,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人们在其中能够享受到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观。

结束语

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能源日渐紧缺的今天,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环保建筑的转型与升级,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品质,促进建筑节能与环保两方面目标的实现。根据新能源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太阳能资源、风能、地热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途径,结合地域实际情况,优化设计太阳能制冷系统和热水供暖集热系统,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对光伏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降低电能消耗,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贾宏凯.刍议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4):3.

[2]王庆荣.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