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徐华发

安徽省潜山市余井镇社会保障所   安徽省潜山市 246306

     内容摘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加强基层党建活动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激发基层活力的有效途径。笔者依据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认为只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以强化思想引领、突出示范带动、推动思政工作、聚焦学用结合为重点,才能够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基层党建深化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行动,以强化思想引领、突出示范带动、推动思政工作、聚焦学用结合为重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要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政治定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党员争当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基层党员坚持带着崇敬、带着感情、带着信仰、带着责任使命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政治追求、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态、学思践悟的执着,持之以恒深学细悟、真信笃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党支部学习会上,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 要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等主要内容,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要求,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避免碎片化、片面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政治理论学习同个人思想实际和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突出示范引领,增强阵地功能。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突出政治有高度、活动有内容、组织有活力、党员有收获。实践中紧抓重点,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党建品牌化创新是提升我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我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要科学规划,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加强对党建品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加强品牌经营,提高品牌效应,建立完善的党建品牌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建品牌考评机制。通过打造特色的党建品牌活动,吸引更多的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参与其中,接受思想熏陶,提升政治认同,增强基层活力。通过开展情景党课、分享教学案例、实行体验互动等多项活动,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教固定学习日”等制度,抓好远教站点“建、管、学、用”升级,评选一批示范站点和学用标兵,推动远程教育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三要结合思政工作,筑牢信念基石。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各个历史时期实现奋斗任务的制胜法宝,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作为,全力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团结他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履行起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日常工作中,我们基层党组织围绕做好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学习好、宣讲好、阐释好、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以这些高尚精神感染引导他们,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他们筑牢信念基石,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凝聚建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四要聚焦学用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笔者认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疏通乡村治理堵点,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其次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农村各方资源和力量。坚持党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积极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条,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发展产业,着力突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瓶颈”。再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着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解决群众的一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还要积极适应数字化趋势,依托不断健全的网格化管理单元,将新兴数字技术运用于社会服务,形成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新形态。最后培育农村文明乡风。基层党支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带头,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宣传栏、文化广场等阵地作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发扬和践行乡风文明理念,增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贺启明,《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中国网,2023;
    王伟,《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人民资讯,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