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护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3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护理对策探讨

          吴丹   唐冬梅(通讯作者) 吴双  杨芃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38

摘要: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病患。本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22年1月,结束于2023年1月,利用简单随机法将这100例脑卒中患者均等分成: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择实施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数据对比结果: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神经缺损程度大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展开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效果,有效调节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良肢位摆放;脑卒中;早期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神经缺损程度

如今,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脑卒中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由于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1-2]。然而仍有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为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尽早对其展开康复锻炼十分必要[3-4]。有学者认为,对脑卒中患者展开早期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有利于患者受损神经的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最大程度上减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升其自理生活的能力,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5]。有关研究表明,对脑卒中患者展开早期介入治疗时,良肢位摆放对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采取正确的良肢位是预防肢体痉挛、抑制病情发展、保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所在,而且无需投入过多经济成本,在病房、家庭中均能够顺利展开[7]。本次研究当中,对本院的脑卒中患者展开具体分析,探究良肢位的摆放在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从中抽选出100例,参与本次研究。研究范围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按照简单随机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每组50例。纳入标准:所有脑卒中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经过头颅CT或者MRI确诊,100例脑卒中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深度昏迷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

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64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70.9±3.4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

观察组: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28例:22例,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63岁、上限值79岁,平均(70.9±3.5)岁。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例。

两组自然信息无差异(P>0.05)。

3.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服务护理内容: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措施,为患者准备良好的住院环境。充分考虑患者的自身感受,适当的展开心理护理指导,严格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良肢位摆放。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以后,即患者的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48h进行相关操作。

(1)成立良肢位摆放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学习良肢位摆放的相关要求、方法、注意事项。

(2)摆放方法:a.仰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垫高,面向患侧,胸椎保持中立位,在患肢下侧放一块枕垫,突出肩胛骨部分,促使肘部保持伸直状态。手腕位置应当向反方向屈曲,有利于手指关节的伸展。在同侧臀部下方,同样放置枕垫,突出盆骨,避免髋关节移位。b.患侧卧位——患者保持侧卧位的方式,头部以下垫枕,充分的突出肩胛骨,使得肩部,肘部能屈伸。患侧膝盖稍微弯曲,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微屈,下方放置软枕,让躯干放松。c.坐位——髋关节和胯骨保持垂直状态,整个躯干处于弯曲背部,下方放置软枕,手臂伸直置于床前,臀部下放置垫枕,足部处于中立位。

(3)预防压疮:预防患者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出现压疮,因此在1到2小时左右需要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在调整体位过程当中,尽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挪动患者的头部,确保上半身肢体相对稳定,减少上半身痉挛发生。

3.3 观察指标

①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

FM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上肢占据60%,下肢占据40%,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

ADL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穿衣、上下楼、饮食、走路等行为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CN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精神活动、运动功能、运动反应、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价,分值范围在0~3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②两组脑卒中患者出院三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脱位、髋关节外旋、足内翻、足下垂发生率。

③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使用QOL-100进行评分,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信仰6个领域,每个领域各100个条目,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④2组患者开始康复锻炼到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

3.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使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前后FMA、ADL、CNS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C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前后FMA、ADL、CNS评分(

FMA

ADL

CN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78.39±3.39

82.13±3.62

77.83±3.35

80.97±3.87

22.20±3.18

17.83±1.24

观察组

78.87±3.41

86.67±3.85

77.85±3.30

84.30±3.91

22.19±3.20

11.37±1.10

t

0.943

8.945

0.985

5.693

0.264

6.63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三个月肢体恢复情况

观察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肢体恢复情况(n/%)

组别

肩关节脱位

髋关节外旋

足内翻

足下垂

发生率

对照组

2(4.00)

3(6.00)

2(4.00)

3(6.00)

10(20.00)

观察组

1(2.00)

0(0.00)

1(2.00)

1(2.00)

3(6.00)

卡方值

——

——

——

——

5.572

P

——

——

——

——

<0.05

2.3  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QOL-100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

环境领域

独立性领域

精神信仰

对照组

75.44±3.36

72.43±3.55

72.25±2.66

72.45±3.77

75.35±2.76

74.27±3.46

观察组

77.57±3.43

78.64±3.22

77.46±2.64

77.83±3.42

77.84±2.24

79.37±3.35

t

8.632

7.689

8.311

7.649

4.268

5.7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满意度、康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康复时间(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分)

从开始锻炼到住院时间(d)

对照组

50

83.50±4.35

35.12±2.75

观察组

50

90.33±4.46

26.86±2.78

t

——

6.674

11.653

P

——

<0.05

<0.05

3  讨论

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多种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破裂,引发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该疾病是一种脑实质神经细胞损伤,会影响到患者的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等多种功能[8-9]。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尽早展开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10]

由于绝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无法控制瘫痪的肢体,所以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不仅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而且还会对后续的康复产生影响,还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压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良肢位摆放是促进康复的重要举措之一[11-12]。且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证明,对脑卒中患者尽早展开康复护理,实施良肢位摆放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这是因为良肢位摆放,可以减轻肌肉萎缩、关节脱位、上肢痉挛等情况的出现[13]。有学者提出,充分掌握脑血管病早期康复条件,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护,尽早实施康复训练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康复效果越好。对患者展开良肢位摆放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设计出正确、舒适的姿势,并且定时更换患者的体位,注意动作轻柔,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变化。一定要保证在正确的范围内,实施正确方法活动患者的肢体、关节,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促使各个肢体与神经传导之间建立重新的联系

[14-15]。良肢位摆放的意义在于能够保护好患者的肢体功能,将肢体摆放出舒适、合适的体位。

在本次研究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后,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明显。无论是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还是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较而言,观察做患者三个月后肢体恢复情况十分良好,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良肢位摆放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操作简单、流程方便,而且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力、经济成本。另外,良肢位摆放可以促进患者运动尽快恢复,得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确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娇,施小燕,廖姜琴.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8):1241-1243.

[2] 邢立玲,赵晓光. 护工良肢位摆放培训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21):145-147.

[3] 谭玉花.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姿势纠正相关康复护理标识设计及护理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9):1235-1237.

[4] 邱青青,蔡珍芝,温金凤,等. 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88-190.

[5] 唐玲.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25-3927.

[6] 耿荣仙,赵亚丽,和智娟,等. 上下肢多功能良肢位摆放垫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6):2810-2812.

[7] 肖菊. 分析早期良肢位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所取得的护理价值[J]. 饮食保健,2021(24):212.

[8] Anh N Q , Luu V , Tuan T ,et al.Results of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n acuted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due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sat Bach Mai Hospital: Sharing experiences from 227 cases[J].

[9] 蔡平,韩扣珍,张敏.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21):149,151.

[10] 邓碧霞,王志芳. 探讨康复护理工作坊在早期脑卒中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应用效果[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10):292.

[11] Paudel S , Phuyal S .34 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 for Assessment of Intra-Arterial Thrombus and Thrombus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 Institutional Study[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23(Supplement_7):Supplement_7.DOI:10.1093/bjs/znad258.415.

[12] 钱婷.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实施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71.

[13] Tu M , Wang J , Zhang C .A study on different lower limb position vibrations on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and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21, 36(2):166-171 and 192.

[14] 李爽,王鹤.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152,161.

[15]黄伟玉,龙义娣. 总结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良肢位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7):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