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探析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何思杭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10041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析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以提升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探讨创伤急救护理的关键措施,包括现场急救、伤情评估、伤口处理、创伤抑制、疼痛控制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一、前言

创伤是指在外界暴力作用下,造成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过程。创伤是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对于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二、现场急救

(一)及时评估伤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急救人员需要快速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循环和神经状况。通过观察伤者是否有意识、呼吸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大量出血等指标,可以初步推断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并决定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现场急救的关键步骤

伤者在事故中可能会有口鼻出血、呕吐物或异物堵塞呼吸道的情况。急救人员应迅速清除呼吸道的堵塞物,包括头部后仰、侧身扫除异物或进行人工气道建立。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维持伤者的氧供和二氧化碳排出,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运作。

)及时汇报伤者情况

在现场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还需要及时与医疗救援系统联系,向医院报告伤情并要求进一步救治指导或安排转运。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将有助于伤者的最佳救治结果。

)进行出血控制是现场急救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创伤患者可能存在外伤性出血,如大动脉破裂导致的大量出血。在此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尽快止血,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使用止血带或紧急手术等方式进行控制。在止血的同时,还需要保持伤者体温,以防止休克的发生。

)固定骨折是现场急救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

骨折可能会导致局部疼痛、出血和活动受限等问题。急救人员应给予骨折部位适当的固定,可以通过夹板、绷带或固定器具等方式进行固定,以防止骨折的进一步移位和损伤。

三、伤情评估

(一)生命体征是伤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急救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状况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例如,呼吸频率、呼吸质量、心率、血压、皮肤状况、瞳孔大小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情况。通过观察这些指标,可以初步判断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并决定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二)伤口情况也是伤情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急救人员应检查伤者的伤口类型、伤口大小、伤口位置、伤口出血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折等伤情。此外,对于出血性伤口,还需要评估出血量和出血速度。这些信息有助于决定采取何种处理措施,如是否需要止血、清创或外科处理。

(三)疼痛评估也是伤情评估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创伤患者常常伴随剧烈疼痛。急救人员应通过询问伤者的疼痛感受、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等,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应观察患者的疼痛行为和表情,以及对疼痛刺激的反应。通过综合疼痛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疼痛控制方案,如药物镇痛或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

(四)补充性检查也可以为伤情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急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X光、CT扫描或其他常规检查,以评估伤者是否存在内部损伤、骨折或其他重要器官受损等情况。这些补充性检查的结果将为医疗人员制定进一步的救治计划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四、伤口处理

(一)清洁伤口是伤口处理的首要步骤

急救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然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以去除异物、血块和分泌物等污物。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为后续处理措施打下基础。

(二)伤口的止血也是伤口处理的重要一环

对于大出血的伤口,需要迅速进行止血。可以使用直接压迫伤口的方式,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施加适量的压力,直至出血停止。对于无法止血的伤口,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或使用止血剂来控制出血。

(三)涂抹适当的抗菌药膏是伤口处理的一部分

抗菌药膏能够预防伤口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急救人员应在清洁伤口后轻轻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阻碍伤口愈合。常用的抗菌药膏有碘伏、红霉素软膏等,具体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而定。

(四)伤口的覆盖和保护也是伤口处理中重要的一环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无菌敷料盖住伤口,以防止细菌侵入。无菌敷料应与伤口大小相匹配,避免过大或过小。对于较深、复杂或疑似被狗咬伤的伤口,可能需要医生进行缝合或拼合处理。

(五)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和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急救人员应提供患者必要的伤口护理指导,如伤口清洁、伤口观察和敷料更换等,以确保伤口在愈合过程中保持干净和舒适。

五、创伤抑制

(一)镇痛是创伤抑制的重要策略之一

创伤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疼痛,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导致焦虑和心理压力。急救人员应在伤情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麻醉药、镇痛药和局部麻醉剂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镇痛。

(二)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姿势是创伤抑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创伤患者通常需要保持舒适的姿势,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急救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并提供合适的支撑和垫垫,以减轻压力和纠正姿势不良。此外,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线环境,以及减少噪音和刺激,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三)心理支持也至关重要

创伤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急救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关怀,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和提高对护理的接受度。

(四)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创伤患者可能存在休克、失血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急救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循环、体温和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六、疼痛控制

(一)评估疼痛是疼痛控制的首要步骤

急救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例如疼痛的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疼痛部位。这有助于了解疼痛的程度,评估伤情严重程度,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控制计划。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疼痛评分量表和面部表情评估等。

(二)药物治疗是常用的疼痛控制方式之一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状况,急救人员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处方类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强效镇痛药物,如吗啡或吗啡类似物。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并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三)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也是重要的疼痛控制方式之一

例如,急救人员可以运用热敷、冷敷、按摩、放松技巧等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刺激、提供合适的体位和支撑,也有助于降低疼痛感。

(四)心理支持和教育也是疼痛控制的重要环节

急救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精神压力,提高疼痛的耐受能力。其次,提供关于疼痛的教育和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期效果,以增强患者的主动性和合作度。

结论

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专业。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包括现场急救、伤情评估、伤口处理、创伤抑制和疼痛控制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存率。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验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超.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4):138-139.

[2]袁建涛.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