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中国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陈平

36233019890328349X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主要经济体陆续推出新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加大对半导体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试图强化本国竞争优势。特别是美国逐渐联合其他盟友国家和地区,从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出口、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领域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实施打压。从积极方面看,全球半导体产业投入增加和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有助于加速产业扩张和前沿技术突破,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分散化发展。但不利影响将更加突出,“脱钩断链”相关措施将扰乱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常发展步伐,不利于半导体产业全球市场拓展和安全稳定运转。中国可通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良性投资生态、加快推进成熟制程领域的国产设备和产品应用等方式,推动半导体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中芯国际突破14nm制造工艺加上2021年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HiSilicon)成为首家跻身全球销量前十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使得中国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国芯片技术的依赖,导致中国成为美国假想中的“敌人”。为了维护科技霸权地位,美国不仅通过贸易战对华为和中芯国际进行制裁,还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制裁法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制定的科技创新战略为高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表明了中国“以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封锁”的决心。

1中国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1.1积极性市场导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人工智能、5G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剧增,巨大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但是,消费市场对10nm以下的高性能芯片需求量处于上升趋势,而中国在10nm以下芯片的生产设备方面无法实现国产化。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限制购买先进光刻机的外部环境,企业希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和制造设备国产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市场导向指企业获取、消化、吸收并利用关于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与市场导向相比,积极型市场导向强调对未来市场的预判,积极主动搜集关于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提前配置资源以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基于知识理论,采用积极型市场导向要求企业有较高的吸收能力以外部市场获取、理解、转化和使用市场知识。创新是知识积累并吸收、转化的过程,也是体现智力融合的过程。积极型市场导向对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较为重视,业绩表现良好,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尤为重要。相反,低市场导向的企业面对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不能实时反映市场需求且采取有效的行动,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2科技人才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人力资本是企业的生产要素,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并影响经济增长。高科技企业要求更高的创新绩效保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与高创新绩效匹配的高质量科技人才。与之相反,泰勒提出的传统激励理论把员工看作物质资本,忽视了人力资本的复杂性。企业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同导致创新绩效产出具有差异性。中国半导体企业科研人才严重短缺,招募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具有一定难度。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保留优秀科技人才的做法是可取的。员工通过在职培训获取新知识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工作参与指企业通过尊重员工的想法,给予其执行任务的自主决策权,从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任务决策和实施。扩大员工参与有利于发挥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动机以及实现员工的组织承诺,从而有更强的意愿为组织做出贡献,达到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目标。根据双因素理论,员工培训和工作参与是与工作内容有关的激励因素。提高员工满意度还需要企业加强薪酬、福利、工作条件、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2发达经济体半导体产业政策对全球的影响

第一,有助于推动产业扩张和前沿技术突破。根据台积电估算,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较2022年5741亿美元的规模增长超过七成,其中应用于高性能运算和移动通讯的半导体产品规模将占全部市场规模的70%。根据IC Insights估计,2022年28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已经占到全球总出货量的50%以上,其中,10纳米以下制程占比稳步提升。未来先进制程半导体产品还会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增长。在此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半导体产业政策特别聚焦于对先进工艺的投入,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工具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直接扶持,有助于推动行业先进制程产品产能扩张和人才培养,加速前沿产业技术迭代升级。

第二,有助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分散化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后全球跨境供应链曾严重受阻,主要经济体均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集成电路产品短缺问题,纷纷意识到有必要保有一定规模的晶圆制造产能,以保障自身半导体产品安全可控。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大力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同时强化对特定国家的半导体限制性措施,可能会间接促进全球半导体行业生产和贸易网络进一步扩张,使当前高度集中的半导体产销市场格局趋于分散,更多的经济体将增加自身投入,参与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通过支持自身及其他新市场半导体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发达经济体半导体产品的自我保障能力,同时降低半导体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断供风险。

3中国半导体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半导体基础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部门应当颁布强制政策以此来逐步解决半导体领域所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重新谋划半导体的发展策略,着力研究国际上前沿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核心技术,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立半导体研究机构。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半导体基础研究设立基金以资鼓励,并且设立相关的半导体基础研究院,招募更多优秀的人员加入,提升我国半导体的基础研究力量。

3.2重视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半导体的发展最缺乏的是人才,在这其中不仅有基础的技术人员,也涵盖经验丰富的企业领导人员。采取高额的薪资来聘请半导体方面的专家,甚至给予更高的待遇。倡导校企合作,学校不仅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也要搭建广泛的合作交流平台。

3.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应当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核心,联合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持续推进大尺寸硅片、高质量SiC、GaN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前沿技术创新。其次,中国科学院作为全国性的科学研究院,应当积极倡导团队协作,以团队协作的力量推进半导体的创新发展。

3.4加强与半导体材料发达国家的合作

制约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半导体原材料供给不足。强烈建议与在半导体领域有着先进技术的国家合作,提高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技术交流,搭建好国内外相协调的半导体供应链。鼓励企业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究,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与海外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半导体领域,应加强半导体基础能力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我国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外,加强与半导体材料发达国家的合作,形成国内外协调发展,致力于将我国半导体水平发展到全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傅蓓芬,曹韵,徐宏宇.被制裁的半导体产业:大国底牌之争[J].竞争情报,2023,19(2):2-12.

[2]曾卉洁.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存在过热趋势应避免恶性竞争[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3,29(3):16-19.

[3]戴圣良.中国半导体产业突围之路:现实基础与路径指向[J].经济研究参考,2023,3008(4):1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