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BIM发展的现状与局限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国内BIM发展的现状与局限分析

赵峰 王嘉峰

武汉东研智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110020

摘要:国内的BIM应⽤现状及局限从3个⾓度来说:施⼯企业、设计院、业主⽅

关键词:Bim正向,应用现状,施工配合,二次开发

一.施⼯企业

现状

现在施⼯企业BIM出现的时间集中在两个时间点:

⼀是招投标阶段,现在很多项⽬都要求出⽰BIM技术⽅案,涉及的层⾯主要是模型的建⽴、碰撞检测、装修⽅案、造价算量、建设排程、虚拟漫游等。⼆是在机电管线安装前,由于现阶段BIM应⽤的限制,BIM对施⼯企业最核⼼的价值在于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碰撞检测可以找出图纸中的空间错位,减少施⼯的⼯期延误和返⼯率;造价算量可以有助于施⼯单位控制成本;虚拟漫游、装修⽅案等有助于给甲⽅汇报,也有利于申报奖项或者增加⾦额。

当然这半年来施⼯企业对BIM的应⽤情况已经好很多了。不久前仍有很多施⼯企业反对BIM,觉得它还不如经验。现在施⼯企业已经会主动去认识学习BIM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整个⼤环境的变化。

局限

我认为施⼯单位BIM应⽤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五个⽅⾯。

软件层⾯的局限,施⼯单位的软件使⽤主要还是revit,⽽施⼯企业对于插件的运⽤整体偏少,现阶段他们也不会进⾏相关的API开发,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施⼯单位除了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之外,就很难再去实现其他功能,如施⼯安全模拟、当⽇耗料信息反馈、场地布局规划优化等。

模型深度的限制,海外的模型能精确到钢筋排布的程度,⽽国内的⼤部分施⼯企业的BIM模型往往很难做到这⼀点,这边的侧重点还是在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可如果模型深度达不到这种深度设计上的很多问题往往很难发现。

BIM⼈员的不⾜。BIM⼈员的不⾜有两个层⾯:建模⼈员的不⾜与BIM技术深化的缺乏。即使是中建三局⼋局这种技术强的单位,施⼯企业的BIM⼈员占整个项⽬⼈员的⽐例其实并不⾼。如果建模分包,那么施⼯单位的BIM就应该做的更深化,将模型与现场情况结合起来。但由于施⼯单位现在的BIM培训体制往往针对的是软件的操作学习,所以也很难做到这么细,更别提二次开发了。

缺少可操作的模拟⽅法。现在施⼯单位没法进⾏施⼯⼯序和操作的模拟,施⼯单位往往⽆法在动⼯前进⾏模拟来找出最佳操作⽅法,对于复杂⼯序是“事前专家论证+事后动画展⽰”的⽅式来进⾏,但论证的过程中并没有“建⽴模型+模拟操作”的⽅式。⽽有些技术不复杂但是现场条件受限的⼯序施⼯单位也不能对其很好模拟。

缺少可视化的技术和设备。以AR技术和Holograph技术为例,当图纸过于复杂时,即使是施⼯企业的⼈看了模型调出来的样⼦,也不⼀定能准确跟⼯⼈描述出来。当然可视化技术不仅包含AR和Holograph,但不管怎么⽤,⽬的都应该是提⾼施⼯现场的沟通效率。

二,设计院

现状

最近很多设计院也都纷纷成⽴了BIM应⽤团队,但据我的了解,设计院的BIM现在还是雷声⼤⾬点⼩。在业务范围上来说,⼤部分设计院的BIM团队还是把BIM等同于revit,所做的⼀切基本都是围绕“建模、翻模、光照能耗、⼆维图纸优化”,但在业务上还是把BIM当做⼀个加分项,⽽不是主营业务。

⼈员配⽐上来说,设计院的BIM⼈员数⽬会多于施⼯单位项⽬现场上的BIM⼈员,这点也正常,毕竟是设计院。⼈员会区分建筑、结构、机电等不同⼯种的BIM⼯程师。

局限

设计院BIM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四个⽅⾯。

流程的限制。如上⽂所说,设计院做BIM往往是在传统设计流程后加了个revit的建模⼯作,这种建模⼯作最主要的⽬的是检查之前设计中的错误,如构件错位、碰撞问题等。然后再加⼀些光照能耗或者展⽰性的优化。这种流程下BIM完全就成了优化⼆维设计和做展⽰的⼯具,所做出的修改⼏乎都是微调,⽽对于概念设计、曲⾯变更等⼏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去真正改变设计理念或者在设计时就进⾏优化。

应⽤层⾯的限制。上⽂也提到了,现在国内设计院对BIM的应⽤层⾯其实是很浅的,而对于BIM模型的绿⾊能耗分析(如温度、⽤电、保⽔、固碳等)、结构抗震分析等等,都可以使⽤BIM去分析解决。但现阶段设计院确实是没⽤到,⽽且也不会⽤。

盈利能⼒的限制。现阶段BIM对设计院创造的效益不⼤。但设计院不做BIM⼜不⾏,所以对于⼤部分设计院来说,现阶段BIM依旧是种鸡肋,⾷之⽆味弃之可惜。

使⽤习惯的限制。很多年纪⼤⼀点的设计师都不会⽤revit这些软件,年轻的会⽤软件但⼜没有⼯程经验,这点在施⼯单位也是⼀样的局⾯。这种使⽤习惯会限制设计院对BIM的使⽤。

三,业主⽅

以住宅为核⼼的业主⽅:这类型开发商的代表是万科,万科最近喊BIM也喊的⽐较凶,也弄出了⼀些数据。但实际情况是,⾼层想推但是没思路,中下层对BIM这东西很排斥,觉得没什么⽤。不仅是万科,其他以住宅为核⼼的业主⽅也都是⼀样的态度。我始终觉得这类业主⽅的BIM思路不对,这类业主应该把BIM应⽤在其⼩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运维、管理和⼩区居民的管理上,⽽不是⽤在住宅的,因为房屋住宅的建设已经⾮常成熟了,也并⽆太⼤难度,在建设阶段使⽤BIM反⽽会效果不⼤。

以商业地产为核⼼的业主⽅:这类代表如龙湖,其实也差不多,也是不怎么待见BIM的。建设过程中也许还不出BIM有什么,但我觉得在商业地产的管理与运维上,BIM可以发挥巨⼤作⽤。

以地标和⼤型公共建筑为核⼼的业主⽅:这类代表如世茂中信以及政府等,业主⽅⽐较欢迎BIM,但由于其公司(或政府)本⾝技术限制,所以其BIM的限制程度取决于BIM分包商的限制程度+公司领导⼈对BIM的⽀持程度。

介绍完施⼯单位、设计院、业主⽅的现状及局限,我们来总结⼀下⼤家存在的⼀些通病。

对概念的认知有误。国内对BIM的认知更多是集中在“建模+管线碰撞”,这样的认知会阻碍BIM的发展与推动。

应⽤深度不够。这点我觉得⾸先还是来⾃于认知错误,光是revit模型就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如抗震分析、绿⾊建筑指标的分析等,⽽不仅仅是管线碰撞、排程和算量算价。

对编程开发的忽视。本来对BIM的概念认知就有误解,再加上⼤家的编程⽔平普遍低,这种情况下很难根据现场情况作出个性化的解决⽅案。⽽市⾯上的Revit主流插件都集中在“建模”和“展⽰”上,这种开发模式也会为BIM发展带来局限。

缺少有效的⼈才培养机制。⼀个优秀的BIM⼈才,应该做到四点:“丰富的⼯程实务经验、BIM软件应⽤能⼒、将BIM作为协同平台的良好沟通协调能⼒、把BIM作为创新的⼯具”。我们现在对BIM⼈才的培训多集中在“Little BIM概念+软件使⽤”上,作为咨询公司来说这种培训倒也正常,但是对⼀个企业来说,他们应该做的更多。

BIM的模型深度不够。这点上⽂也有提到,就不说开发,我们现在的模型深度都不够深,所以很多⼆维图纸上的问题都发现不了。

BIM介⼊流程未改变。现在对BIM的使⽤往往是在所有流程⾛完之后再加个revit建模然后管线碰撞之类的,这种流程也⽆法让BIM发挥更多的作⽤

参考文献:国⽴台湾⼤学康仕仲《BIM⼈才培育与市场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