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现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现状与思考

林城

(湖南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宣传中心  410118)

摘要: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红书、公众号、视频号……近年来,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风骚独领。在越来越热的新媒体大潮中,越来越多的行业部门加入到拥抱新媒体发展的阵营,成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国、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将政务宣传与气象业务相融合,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内容具有政务传播和公共服务双重属性,各级气象部门在新媒体短视频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了非常宝贵的新媒体实践经验,也为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突破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关键词: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现状;思考

引言:

气象信息是新闻宣传的富矿,特别是以天气预报为主的气象资讯频频引发公众关注,成为媒体获取流量的密码,打造爆款的利器。在新媒体发展的初期,气象部门形成了以天气预报信息和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为主体的新媒体宣传阵地。从2019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及各级气象部门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目前已经在整个气象系统内自上而下推动建立起国、省、市、县四级新媒体矩阵账号,并连续五年举行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观摩活动,大力推动气象短视频发展。截至2023年9月,全国省级气象部门已经全部开通了新媒体账号,特别是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新媒体传播面愈发宽广,但是气象短视频内容的发展却相对薄弱。

1.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发展的现状

1.1内容策划性不强

气象新媒体短视频中天气类短视频多为已有天气预报内容、产品的展示,对天气预报内容产品的创新相对缺失;气象新媒体短视频中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宣传内容则多为指定题材或媒体约传内容,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宣传的策划尤为薄弱。

1.2气象科普品牌建设薄弱、内容后劲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公众对科普内容特别是对气象科普内容的需求时分旺盛。但是从机构设置上来看,目前只有国家局和部分省级气象部门有专门的科普岗位和专职人员从事气象科普工作;由此,每年气象部门自制生产的气象科普宣传作品少,内容同质化、作品系统性不强等特点愈发明显。

1.3重大直播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不够

规模化的气象新媒体直播活动屈指可数。在中国气象局新媒体层面,视频和直播已经成为新媒体中心未来的工作重心所在,但是对于省市县来说,气象新媒体直播活动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形成具备有影响力的直播活动策划能力,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4重大议题视频化缺失

各级气象部门在重大议程活动、重要选题、特别是重要天气过程、重要天气结论的宣传主动性和视频化策划方面力度严重不足,每年由气象部门策划、制作、完成的新媒体短视频作品数量较少,精品欠缺。

2.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发展的重要性

政务宣传和气象业务的双重属性,使得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关系日益紧密。各级气象部门将宣传与业务相融合,在新媒体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了非常宝贵的新媒体实践经验,也为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突破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公众对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也提出了新需求,要求气象新媒体短视频更有内涵、更有创新性、推送更及时。这些也为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发展方向。 通过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可以将复杂的气象科学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这有助于提高大众对气象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提高公众的灾害防护意识。这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发展与思考

3.1加强气象新媒体短视频栏目化和个性化IP的打造

在已有的气象新媒体短视频产品中,气象短视频产品往往各自为战,由于缺乏统一的栏目策划包装、个性化IP打造,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内容繁杂但品牌概念不强,公众的辨识度不高。在中国气象局及省级气象部门中,除中国气象局新媒体中心推出的《环球同此凉热》、湖南省气象局宣传中心《首席来了》、《丹妹陀看天气》外,定期更新的气象新媒体短视频栏目相对较少。短视频栏目化和个性化IP的打造可以通过独特的短视频内容创作、IP运营及用户互动,塑造品牌独有的IP形象,不断拓展和丰富品牌IP,建立用户参与的品牌社群。

3.2加强重大天气过程气象新媒体短视频选题策划

重大天气过程从预报产品发布、天气发生、过程实况与影响、过程结束,有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在重大天气过程中,进行气象新媒体短视频选题策划,有助于制作过程全流程的视频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过程服务。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主动策划,也有利于主动出击,有效引导舆论。由于重大天气过程过程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气象新媒体短视频选题策划不仅有利于丰富气象新媒体短视频产品,更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利器。

3.3加强建立气象科普品牌体系、夯实气象科普内容基础

围绕气象科普和气象高质量发展需求,建立符合国、省、市、县发展实际的气象科普品牌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包括气象科普短视频、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普图书等多种形式,以便更好地传播气象知识和提高公众的气象素养。同时围绕气象科普短视频大赛、气象科普宣传观摩交流活动(系列赛)建立地方版的气象科普短视频大赛、气象科普宣传观摩交流活动,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和参与者,促进气象科普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比赛和活动的举办,还可以激发公众对气象科普的兴趣,提高科普内容的质量和影响力;同时完善人员、机制、政策,有效搭建气象科普发展的基础支撑,鼓励内容创新。

3.4加强重大直播活动策划、重大议题视频化呈现

围绕气象部门重大议程、重要活动、重要选题、重要天气过程、重要天气结论,更加主动地进行宣传、策划和视频化策划,制作更加精美的气象新媒体短视频作品。在宣传方面,气象部门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相关信息和通知。通过定期更新重大议程、重要活动以及选题的相关内容,提醒公众关注和参与。同时,利用平台的推送功能,将重要天气过程和结论及时推送给用户,以便公众及时了解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在策划方面,气象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精心策划相关活动,增加公众参与度。例如,可以组织线上专家讲座、在线问答等形式,邀请专家分享关于重要选题的知识和解答公众的疑问,提高公众对气象议题的认知和理解。另外,视频化策划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气象部门可以制作精美的气象新媒体短视频作品,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重要天气过程和结论。视频内容可以包括天气预报解读、气象灾害预警、气候变化解释等,以吸引公众的眼球和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视频的互动性,邀请公众参与到视频内容的讨论和分享中,增加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结语:

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发展方兴未艾,气象新媒体短视频在兼顾政务传播和公共服务双重属性同时,亟需探索出更加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短视频发展、传播方式,不断形成自身影响和凝聚力,相信通过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宣传从业人员在新媒体短视频发展的进程中的不断探索,一定会实现气象新媒体短视频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玮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营销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18):3.DOI:10.3969/j.issn.1672-190X.2021.18.033.

[2] 吴丽娟.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营销发展现状及应用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1):72-73.

[3] 范晓涵.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对乡村文化的建构及传播 ——基于李子柒,丁真现象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 2021, 042(019):4-6,35.

[4] 杨明宇.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短视频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报业, 2020(2):2.DOI:CNKI:SUN:ZGBT.0.2020-02-012.

作者简介:林城,(1989.03),男,汉,湖南省邵阳市,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新闻编辑。